<♣ 학술자료 ♣>/<사전모음> ▶ 불교학 * 한자 * 기타

佛學常見詞彙 (ㅋ~ㅎ).hwp

화엄행 2009. 8. 8. 18:13

 

佛學常見詞彙 (ㅋ~ㅎ).hwp

 

 

 

佛學常見詞彙

<ㅋ ~ ㅎ>

竺摩法師 鑑定

陳義孝居士 編

< 표제어 5868 항 >

【陀羅尼】華譯爲總持, 卽總一切法, 持無量義. 原有四種, 咒陀羅尼, 不過是其中一種, 但通常皆以咒爲陀羅尼. →3088

【陀羅尼三昧】發無量陀羅尼的禪定名. →3089

【他力】佛菩薩的願力加被於人. →523

【他受用身】法相宗所立佛三身之一, 受用身有自受用和他受用之別, 他受用卽由平等智所示現的微妙淨功德身, 係爲住十地菩薩所現之身. →527

【他受用土】法相宗說佛的報土有自受用土和他受用土兩種. 見報土條. →526

【他心智】十智之一, 卽能知他人心想的智, 在六通中, 叫做他心通. →524

【他心通】六通之一, 卽能知他人心想的神通. →525

【他化自在天】簡稱他化天, 此天不用自己變現樂具, 假下天化作, 自在遊戱, 故名他化自在, 居欲界人天之頂, 爲欲界之主, 與色界摩醯首羅天, 同爲防害正法之魔王, 卽四魔中之天魔. →528

【濁劫】濁惡的時期, 也就是五濁中之劫濁, 在減劫人壽二萬歲以後開始. →270

【托鉢】比丘乞食. →2040

【托鉢天王】四天王之一, 卽北方多聞天王, 梵名毘沙門, 管領羅刹夜叉, 佛令掌擎古佛的舍利塔, 故俗稱爲托塔天王. →2041

【濁惡】五濁和十惡. 五濁是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劫濁;十惡是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271

【濁惡處】五濁十惡之處, 卽娑婆世界. →272

【托胎】托於母胎而生. →2039

【歎大褒圓】讚歎大乘, 褒揚圓頓. →5242

【彈偏斥小】彈呵二乘的偏空, 排斥小乘的自利. →5241

【貪】多求無厭的意思. →4012

【貪結】五結之一. 見五結條. →4015

【貪毒】三毒之一. 見三毒條. →4013

【貪使】十使之一. 見十使條. →4014

【貪愛】對五欲貪著愛著. 貪與愛同體異名. →4017

【貪恚痴】與貪瞋痴同. →4022

【貪欲】貪愛五欲. →4018

【貪欲蓋】五蓋之一. 見五蓋條. →4020

【貪欲使】十使之一. 見十使條. →4019

【貪欲瞋恚愚痴】卽三毒. →4021

【貪著】多求而無厭叫做貪, 貪心很堅固叫著著. →4016

【貪瞋痴】又名三毒. 貪是貪欲, 瞋是瞋恚, 痴是愚痴. →4023

【塔】一種形高而尖的建築物, 由五級到十幾級不等, 藏佛遺骨的叫做塔, 不藏遺骨的則叫做支提. →4576

【塔寺堅固】五堅固之一. 佛滅度後的第四個五百年, 卽是堅固造立塔寺的時期. →4577

【台敎】天台宗的敎門. →1568

【胎金】胎藏界與金剛界. →305

【胎生】四生之一, 卽由母胎而生, 如人類在母胎之內完成身體之後才出生是. 劫初的人類, 男女未分, 所以都是化生, 後來因爲發生淫情, 生出男女二根, 才變爲胎生. →304

【胎藏界】衆生本有的性德, 攝持含藏一切如來的功德, 如母胎攝藏嬰兒, 故稱胎藏界. →306

【台宗】天台宗. →1567

【擇滅】涅槃的別名, 因涅槃是人類最高智慧所選擇的寂滅法. →5255

【擇法覺支】見七覺支條. →5257

【擇法眼】選擇正法之眼. →5256

【通】作用自在無礙的意思, 指通力․神通. 通有三種, 卽一․報得通力, 三界諸天都有五種的神通, 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 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報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 三乘聖人修習三學而得六通, 外道仙人修禪定也能得五通;三․變化通力, 三乘聖人以神通的力量變現種種的境界事物. →4024

【通戒】1․又名略戒, 如「諸惡莫作, 衆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敎」等偈頌是, 因它不但是過去七佛之所通說, 而且也是通於一切大小乘的戒經. 2․卽三聚淨戒. 見三聚淨戒條. →4027

【通敎】共通的敎法, 爲天台所立化法四敎之第二. 三乘人的根器雖然人人不同, 但是卻有許多共通的特性, 諸如通觀無生, 同證無學, 同出分段生死, 同入涅槃的化城等等, 故稱通敎. →4032

【通敎十地】見十地條. →4033

【通念佛】稱念通三世諸佛之名號. →4034

【通途】通常的途徑或方法. →4029

【通力】神通或業通的力量. 佛菩薩與外道仙人所得的是神通, 有五通六通之別, 鬼神及狐狸所得的是業通, 因鬼神與狐狸是靠他們自己的業力而得, 有三通力. →4025

【通明禪】能發六通三明之禪法. →4035

【通明慧】六通三明及三慧. →4036

【通別二序】通序與別序, 見二序條. →4037

【通序】諸經開頭有通別二序, 如是我聞等是共通於諸經的序說, 叫做通序, 通序之後是序說這一部經講說的緣起, 叫做別序. →4028

【通受】大乘的受戒有二種方法, 通受三聚淨戒爲通受, 別受別解脫戒爲別受. 通受在佛前自誓便可, 別受則須三師七證, 行羯磨之法始得戒. →4026

【通慧】1․神通與智慧. 2․一切的神通皆以智慧爲體, 故名通慧, 意卽通就是慧. →4031

【通惑】天台所立五惑中, 見思二惑叫做通惑, 塵沙無明二惑叫做別惑. →4030

【退轉】修持不堅, 工夫退步. →3395

【偸盜】十惡業之一, 卽不與而取. →3676

【特尊】特別尊貴的意思, 是佛的尊號, 因佛獨超九界, 與衆不同. →399

【破見】以邪見來破斥如來的正見. →3574

【破戒】破壞佛所制的戒律. →3581

【破戒五過】破壞佛所制的戒律的人有五種的罪過, 卽自害․爲智所呵․惡名流布․臨終生悔․死墮惡趣. →3582

【波羅木叉】華譯爲別解脫, 是戒律的別名, 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惡業, 別別解脫. →2930

【婆羅門】婆羅賀摩拏的簡稱, 爲印度四姓之一, 華譯外意․淨行․淨志․靜志等, 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的種族. →700

【婆羅門敎】古印度婆羅門種人專奉的敎法, 以大梵天神爲主, 以四圍陀論爲經. →701

【波羅密】華譯到彼岸. 行者乘大行之船, 由生死苦惱的此岸, 度到涅槃安樂的彼岸, 叫做到彼岸. →2929

【波羅夷】戒律中的極重罪, 華譯斷頭, 喩如斷頭, 不能再生. 又譯作棄, 謂棄之於外. 又譯不共住, 謂不能入僧數. 又譯退沒, 謂其退失道果. 又譯墮落, 謂墮落於阿鼻地獄. 犯此罪者, 不名比丘, 不名沙門, 非釋迦子. 比丘犯殺․盜․淫․大妄語四戒, 叫做四波羅夷. →2928

【婆羅提木叉】華譯別解脫戒. →702

【破法】以邪見來破斥如來的正法. →3575

【波斯匿】古印度舍衛國國王的名字. →2927

【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 →2926

【破僧】破和合之僧, 爲五逆罪之一. 有二種的破僧法, 一是破法輪僧, 如提婆達多立了五種的邪法來和佛的法輪對立, 以便分離聽聞佛之法輪的僧衆. 二是破羯磨僧, 卽在同一界之內作別種的羯磨(法事), 以破壞羯磨僧的和合. 此中前者罪最重, 後者罪較輕. →3578

【破有】1․破除執有的見解. 2․破除三界九有的惡法. →3573

【破齋】破壞八關齋戒. →3579

【破執】破除我執和法執的執著. →3577

【破夏】破壞結夏安居禁止外出的禁例. →3576

【破顯】破邪顯正. →3580

【破和合僧】五逆罪之一, 卽比丘們和合的在一處, 以手段離間拆散他們, 使他們不能和合的在一塊修行, 或霸佔寺廟, 逼令還俗等, 都是破和合僧, 因斷人慧命, 與絶人解脫善緣, 故其罪至重, 報亦最慘. →3583

【判敎】判別敎相. 佛敎傳入中國後, 經中國學者, 各据己見, 將其分爲若干時, 或若干類, 使發心硏究佛敎者, 較易探討了解, 名爲判敎. →292

【判釋】1․判斷經論的旨趣和解釋它的義理. 2․判斷如來一代所說敎義的大小深淺, 叫做敎相判釋. →293

【八覺】八種的惡覺, 卽瞋覺․惱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族姓覺․輕侮覺. →343

【八乾】又作八犍, 卽八犍度. →329

【八敬戒】又名八敬法․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過法等, 簡稱爲八敬, 因爲都是規定尼衆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 所以後人稱之爲八敬法. 一․百歲尼要禮初受戒比丘. 二․不罵比丘, 不謗比丘. 三․比丘尼不得擧比丘過, 比丘得擧比丘尼過. 四․比丘尼具足戒, 須在二部僧中受(先於尼僧中作本法, 再求比丘僧爲之授戒). 五․比丘尼犯僧殘罪, 應在二部僧中懺除. 六․每半月須求比丘敎誡.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處結夏安居, 也不得遠離比丘住處結夏安居(爲便利請求敎誡故). 八․安居圓滿, 應求比丘爲比丘尼作見․聞․疑罪的三種自恣(自由擧罪). →409

【八戒】見八戒齋條. →357

【八戒齋】又叫做八齋戒․八關齋․八支齋, 簡稱八戒. 一․不殺生, 不殺有生命的動物;二․不與取, 不取他不與之物;三․不非梵行, 不作男女之媾合;四․不虛誑語, 不說不符事實的話;五․不飮酒, 不飮一切的酒類;六․不塗飾鬘舞歌觀聽, 不身塗香飾花鬘及觀舞蹈聽歌曲;七․不眠坐高廣嚴麗床上, 不坐臥於高廣嚴麗的床上, 八․不非時食, 不食非時之食, 亦卽過午不食. 離上述八種之非法爲八戒, 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離非時食是齋法, 故總名八戒齋. →358

【八戒齋八種勝法】十善戒經說受持八戒齋的人有八種殊勝的功德, 卽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恆生梵天․値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59

【八苦】一․生苦, 卽出生時的痛苦;二․老苦, 卽年老體弱的痛苦;三․病苦, 卽患病時的痛苦;四․死苦, 卽臨死時的痛苦;五․愛別離苦, 卽與所愛分離的痛苦;六․怨憎會苦, 卽與仇人見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 卽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陰熾盛苦, 卽五陰的作用熾盛, 蓋覆眞性, 故死了之後, 復須再生. →323

【八功德水】具有八種好處的水, 卽一․澄淨, 就是水澄淸潔淨, 沒有汚穢. 二․淸冷, 就是很淸淨涼冷, 沒有昏濁煩燥. 三․甘美, 就是水的味道, 富有甛味. 四․輕軟, 就是水的性質, 輕浮柔軟. 五․潤澤, 就是滋潤滑澤, 有益身心. 六․安和, 就是安寧和平, 沐浴其中, 安穩舒適. 七․除患, 就是喝了這種水, 不但可以止渴, 還可以去餓. 八․增益, 就是喝了水, 或者在水中沐浴, 可以增長人們的善根. 上述之八功德水, 充滿於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和須彌山與七金山之間的內海中. →418

【八功德水想】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十六觀之一, 卽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八功德水之相的行法. →419

【八憍】八種的憍慢. 憍慢是恃才傲物的意思, 因其氣慨好像鳥類的凌高視下, 故文殊問經配八憍於八種之鳥 : 一․盛壯憍, 如鴟鳥. 二․姓憍, 如梟鳥. 三․富憍, 如鵰鳥. 四․自在憍, 如鷲鳥. 五․壽命憍․如烏鳥. 六․聰明憍, 如鵲鳥. 七․行善憍, 如鳩鳥. 八․色憍, 如鴿鳥. →338

【八敎】化法四敎與化儀四敎, 合稱爲八敎. 化法四敎是三藏敎․通敎․別敎․圓敎, 因此四敎是敎化衆生的法門, 故名化法;化儀四敎是頓敎․漸敎․秘密敎․不定敎, 因此四敎是敎化衆生的儀式, 故名化儀. 以上八敎, 都是天台宗所立. →327

【八句義】禪宗的根本眼目, 最切要之義有八句, 卽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敎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386

【八棄】卽比丘尼的八波羅夷罪. 波羅夷華譯爲斷頭, 又譯作棄, 意思是犯了此罪的人, 就會被擯棄於佛法的門外. →330

【八難】八個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地方和情形, 卽 : 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 此中地獄餓鬼畜生屬三惡道, 因業障太重, 很難見聞佛法;北俱盧洲人, 福分很大, 但不曉得佛法, 故不能了生脫死;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 那裡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脫死;患了盲聾瘖啞的人, 自然見聞不到佛法;世智辯聰是世人仗著小聰明, 不肯虛心修行, 甚至還會毁謗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槃後, 都見不到佛和聽不到佛法. →341

【八念】1․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出入息․念死. 2․阿那律八念經中所說的八念是 : 一․道從無欲, 非有欲得;二․道從知足, 非無厭得 : 三․道從遠雜, 非聚會得;四․道從精勤, 非懈怠得;五․道從正念, 非邪念得;六․道從定意, 非亂意得;七․道從智慧, 非愚痴得;八․道從戱樂, 非戱行得. →317

【八段】見八段五篇條. →381

【八段五篇】比丘與比丘尼的具足戒分爲八段, 卽一․波羅夷, 譯爲斷頭, 是極重罪;二․僧殘, 是殘命義, 必待衆僧行懺悔法而救之;三․不定, 是嫌疑罪, 罪性尙未確定也;四․尼薩耆波逸提, 譯爲捨墮, 捨是指犯罪品物, 悉應捨與僧衆, 墮謂犯罪應墮地獄;五․波逸提, 譯爲墮或單墮, 義與前同;六․提舍尼, 謂可向人懺悔之罪;七․衆學, 謂比丘應學的戒;八․滅諍, 謂滅息諍論. 又此八段中, 不定․衆學․滅諍三段, 合爲突吉羅, 突是惡, 吉羅是作, 指身口二業惡作之意, 如是則八段便成爲五篇. 茲將具足戒中比丘二百五十戒, 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屬於此八段及五篇者, 分別列於附表說明之. →216475382

【八大】八大地獄. →346

【八大金剛】八大金剛明王的簡稱, 又名八大明王. 見八大明王條. →352

【八大奈落】八大地獄. 奈落是梵語, 華譯爲地獄. →351

【八大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鉢羅龍王. →355

【八大明王】八大金剛的別稱. 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身作八大明王, 卽金剛手菩薩現身作降三世, 妙吉祥菩薩現身作兩臂六頭六足之大威德金剛明王, 虛空藏菩薩現身作大笑金剛明王, 慈氏菩薩現身作大輪金剛明王, 觀自在菩薩現身作馬頭金剛明王, 地藏菩薩現身作無能勝明王, 除蓋障菩薩現身作不動尊金剛明王, 普賢菩薩現身作步擲金剛明王. →349

【八大菩薩】1․般若理趣經說的八大菩薩是金剛手菩薩․觀自在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纔發心轉法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 2․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的八大菩薩是文殊․虛空藏․觀世音․救脫․跋陀和․大勢至․堅勇․釋摩男. →353

【八大菩薩法】指八大菩薩曼荼羅經的修法. →354

【八大辛苦】卽八苦. 見八苦條. →348

【八大夜叉】寶賢夜叉․滿賢夜叉․散支夜叉․衆德夜叉․應念夜叉․太滿夜叉․無比夜叉, 密嚴夜叉. →350

【八大自在我】具有八大自在的眞我, 卽能示一身爲多身․示一塵身滿大千界․大身輕擧遠到․現無量類常居一土․諸根互用․得一切法如無法想․說一偈義經無量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 →356

【八大地獄】八個大地獄. 地獄大約分爲三大類, 卽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 在根本地獄中, 又分爲縱橫兩大類, 縱的有八大地獄, 又稱爲八熱地獄. 橫的也有八大地獄, 又稱爲八寒地獄. →347

【八倒】對生死的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執定爲常樂我淨者, 是凡夫的四倒;對涅槃的常樂我淨, 執定爲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是二乘人的四倒. 這兩種四倒合起來就是八倒. →326

【八輪】八正道法輪. →334

【八魔】煩惱魔․陰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340

【八慢】八種的驕慢, 卽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大慢. →333

【八萬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的簡稱. →424

【八萬法藏】又名八萬法蘊, 卽八萬四千的法藏. →425

【八萬四千】形容數目很多, 這是印度人所常擧的一種習慣語, 佛經上亦習用此句來說數目之多, 並非有這麽一個八萬四千的確定數目. →428

【八萬四千光明】謂無量壽佛的每一相好, 都含有八萬四千的光明. →430

【八萬四千勞塵】八萬四千個煩惱. 勞塵就是煩惱的意思. →433

【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個進入佛地的門戶. →431

【八萬四千病】八萬四千的煩惱. 病就是煩惱的意思. →429

【八萬四千相好】觀無量壽經說 :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432

【八萬細行】八萬是用以形容數目之多, 此八萬細行是大乘菩薩戒外的微細行儀. →426

【八萬威儀】大乘菩薩有八萬之威儀. 八萬是八萬四千之略, 是形容數量很多. →427

【八妄想】八種虛妄的思想, 卽自性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我見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相違妄想. →389

【八味】佛的大涅槃境界共有八種的法味, 卽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淸淨․虛通․不動․快樂. →319

【八迷】卽生․滅․去․來․一․異․斷․常的八種迷見. →324

【八輩】指四向四果的聖人. →336

【八背捨】又名八解脫. 見八解脫條. →390

【八梵】八種的梵音, 卽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軟音․不淸音․不濁音․不雄音, 不雌音. →328

【八法】1․又名八風. 見八風條. 2․地水火風爲四大, 色香味觸爲四微, 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 四大又由四微所成, 所以總稱爲八法. 3․敎․理․智․斷․行․位․因․果等叫做八法, 而一切的法門, 都不離此八法. →318

【八辯】八種佛所特有的辯才, 卽不嘶喝辯․不迷亂辯․不怖畏辯․不憍慢辯․義具足辯․味具足辯․不拙澀辯․應時分辯. →344

【八變化】又名八神變, 或八自在, 卽能小․能大․能輕․能自在․能有主․能遠至․能動․隨意. →412

【八福生處】瑜伽師地論說, 一個修福業的人, 視其福的多寡, 而決定他投生到下列的八種地方去, 卽人中富貴․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天․梵天. →384

【八福田】佛․聖人․和尙(受業本師)․闍梨(受業時敎授威儀的阿闍梨)․僧․父․母․病人. 佛․聖人和僧屬於敬田;和尙․闍梨和父母屬於恩田;病人屬於悲田. 如果有人能夠恭敬供養上述之八種人, 就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報, 所以叫做福田. →383

【八不】見八不中道條. →364

【八不可越】八敬戒的別名. →370

【八部鬼衆】四天王所率領的八部鬼衆, 卽乾闥婆․毘舍闍․鳩槃茶(華譯甕形)․薛荔多(華譯餓鬼)․諸龍․富單那(華譯臭餓鬼)․夜叉(華譯勇健鬼)․羅刹(華譯捷疾鬼). →400

【八不淨】八種比丘不可積蓄的不淨物, 卽金․銀․奴婢․牛羊․倉庫․販毒․耕種. →365

【八不正見】八種不正確的見解, 卽我見․衆生見․壽命見․士夫見․常見․斷見․有見․無見. →368

【八不正觀】見八不中道條. →369

【八部衆】天衆․龍衆․夜叉(華譯勇健鬼)․乾闥婆(華譯香神)․阿修羅(華譯非天)․迦樓羅(華譯金翅鳥)․緊那羅(華譯非人)․摩睺羅迦(華譯大蟒神或大腹行地龍). 由於人類的眼睛不能見到這些八部衆, 所以又叫做冥衆八部. 又因爲八部衆以天龍爲最殊勝, 所以又叫做天龍八部, 或是龍神八部. →399

【八不中觀】八不中道的觀法. →366

【八不中道】又名八不正觀, 或八不中觀, 卽不生不滅, 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 不去不來. 中道是中正不偏的道理的意思. →367

【八不顯實】在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一不異不斷不常的八不中, 顯示出諸法實相的理體. →371

【八分齋戒】與八支齋同. →393

【八佛】八佛名號經所說東方之八佛, 卽東方難降伏世界之善說稱功德如來․東方無障礙世界之因陀羅幢星王如來․東方愛樂世界之普光明功德莊嚴如來․東方普入世界之善鬥戰難降伏超越如來․東方淨聚世界之普功德明莊嚴如來․東方無毒主世界之無礙葯樹功德稱如來․東方側塞香滿世界之步寶蓮華如來․妙音明世界之寶蓮華善住沙羅樹王如來. →315

【八邪】與八正道相反的八種邪道, 卽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316

【八相】1․指佛來此世界成道時所示現的八種相. 見八相成道條. 2․生住異滅各有大小之二相, 卽四本相與四隨相, 合稱爲八相. →362

【八相成道】佛示現人間, 有八種相, 名八相成道. 成道雖只是八相之一, 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腦, 故特標成道之名. 大乘所說的八相是 : 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 小乘所說的八相是從兜率天下․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此中大乘有住胎, 無降魔, 小乘有降魔, 無住胎. →363

【八葉九尊】見八葉蓮台條. →403

【八葉蓮台】卽胎藏界曼陀羅的第一院中台, 中央是大日如來, 四方的八葉是寶生․開敷華王․無量壽․天鼓雷音等四佛, 以及普賢․文殊․觀音․彌勒等四菩薩, 合爲九尊, 這是三密相應的時候, 吾人的肉團心所開敷的相. →406

【八葉蓮花】密敎對須彌山的稱呼. →405

【八葉院】卽胎藏界的中台八葉院. 見八葉蓮台條. →402

【八葉肉團心】密宗叫人類的心臟做八葉肉團心, 因爲它的形狀好像一朵合蓮花. →407

【八葉印】八葉蓮花所開放的印相, 亦卽阿彌陀佛的圖印. →401

【八葉中台】見八葉蓮台條. →404

【八聖】1․指聲聞乘的四向四果. 2․卽八聖道. →373

【八聖道】又名八正道. 見八正道條. →374

【八世風】卽八風. →388

【八勝處】見八背捨條. →408

【八勝處】八種能引發勝知勝見以便捨棄貪愛的禪定, 因它是引發勝知勝見的依處, 所以叫做勝處, 卽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靑勝處․黃勝處․赤勝處․白勝處. →396

【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佛敎的唯識學, 把一心分八識. 請參見附表. →216475375

【八識心王】心王是能緣外境的精神主體, 爲慮知的根本, 也是識的自性, 此心王含有八種識, 卽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識, 故又名八識心王. →377

【八識二無我】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卽一心有八個了別作用的識. 這了別作用是雜染知見, 要轉八識成四種淸淨智, 才是淸淨正智, 卽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 第六意識爲妙觀察智, 第七末那識爲平等性智, 第八阿賴耶識爲大圓鏡智. 能轉八識爲四智, 便可破我法二執, 斷惑證眞, 故稱爲八識二無我. →380

【八識田】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 都收藏在第八識裡, 遇到緣, 就會發行現行, 像是田地放下了種子就會生出果來一樣, 所以叫做田. →376

【八識體別】所有八識的體性各別不同, 這是唯識宗的正義. →379

【八識體一】所有八識的體性都是一體, 這是唯識宗的異義. →378

【八神變】見八變化條. →398

【八十誦律】書名, 是根本的律藏, 在如來滅後結集三藏的時候, 優波離尊者在一夏九旬之中八十番誦出, 故名八十誦律. →420

【八十一品思惑】小乘說思惑品數有十․卽欲界有貪瞋痴慢四惑, 色界與無色界各有貪痴慢三惑, 合而爲十. 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漸斷之, 九地者, 欲界五趣爲一地, 色界四禪天爲四地, 無色界四空天爲四地, 共九地, 每地九品, 卽上上品, 上中品, 上下品, 中上品, 中中品, 中下品, 下上品, 下中品, 下下品, 合共卽八十一品. →422

【八十種好】又名八十隨形好, 卽無見頂相․鼻高不現孔․眉如初月․耳輪垂埵․身堅實如那羅延․骨際如鉤鎖․身一時迴旋如象王․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膝骨堅而圓好․身淸潔․身柔軟․身不曲․指圓而纖細․指文藏復․脈深不現․踝不現․身潤澤․身自持不逶迤․身滿足․容儀備足․容儀滿足․住處安無能動者․威振一切․一切衆生見之而樂․面不長大․正容貌而色不撓․面具滿足․唇如頻婆果之色․言音深遠․臍深而圓好․毛右旋․手足滿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長․手文不斷․一切惡心之衆生見者和悅․面廣而殊好․面淨滿如月․隨衆生之意和悅與語․自毛孔出香氣․自口出無上香․儀容如獅子․進止如象王․行相如鵝王․頭如摩陀那果․一切之聲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紅色․毛軟淨․眼廣長․死門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蓮花之色․臍不出․腹不現․細腹․身不傾動․身持重․其身大․身長․手足軟淨滑澤․四邊之光長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視衆生․不輕衆生․隨衆生之音聲不增不減․說法不著․隨衆生之語言而說法․發音應衆生․次第以因緣說法․一切衆生觀相不能盡․觀不厭足․髮長好․髮不亂․髮旋好․髮色如靑珠․手足爲有德之相. →421

【八穢】出家人購置田宅․種植耕栽․貯聚穀栗․畜養奴婢․畜養群畜․藏積金銀錢寶․藏積象牙刻鏤等物․藏積銅鐵釜鑊以自燒煮. →339

【八位胎藏】嬰兒在母胎中的八個時期. 一․受胎後七日間, 叫做羯羅藍, 華譯爲凝滑. 二․受胎十四日後, 形狀如瘡疤, 叫做額部曇, 華譯爲疱. 三․受胎後二十一日, 其狀如聚血, 叫做閉尸, 華譯爲聚血或軟肉. 四․受胎後二十八日, 漸漸堅固, 有身意二根, 但還沒有眼耳鼻舌之四根, 叫做健南, 華譯爲凝厚. 五․受胎後三十五日, 肉團漸漸增長, 四肢與身分之相貌也開始顯現, 叫做鉢羅奢佉. 六․受胎後四十二日, 毛髮爪齒逐漸生長, 叫做毛髮爪齒位. 七․受胎後四十九日, 眼耳鼻舌等四根已經俱備, 叫做根位. 八․受胎後五十六日, 在胎藏中, 形相完備, 叫做形位. →372

【八惟無】八背捨. →391

【八遊行】卽八正道, 因八正道是聖人所遊行的處所. →411

【八音】佛所特有的八種聲音, 卽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竭音. →321

【八忍】四法忍與四類忍, 合稱爲八忍. 四法忍是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 這四法忍, 忍可印證欲界的四諦. 四類忍是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 這四類忍, 忍可印證色界無色界的四諦. 以上八忍可以正確地斷除三界內的見惑. →360

【八忍八智】又名十六心, 是修四聖諦初生無漏智照見眞諦理之位. 一․苦法忍, 卽斷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 二․苦法智, 卽斷苦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三․集法忍, 卽斷欲界集諦下見惑之智;四․集法智, 卽斷集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五․滅法忍, 卽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六․滅法智, 卽斷滅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七․道法忍, 卽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八․道法智, 卽斷道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九․苦類智忍, 卽斷上二界(色界和無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十․苦類忍, 卽斷苦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十一․集類忍, 卽斷上二界集諦下見惑之智;十二․集類智, 卽斷集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十三․滅類忍, 卽斷上二界滅諦下見惑之智;十四․滅類智, 卽斷滅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十五․道類智忍, 卽斷上二界道諦下見惑之智;十六․道類智, 卽斷道惑已, 而正證理之智. 此十六心中, 前十五心是見道, 最後道類智一心, 是攝於修道. 信難信之理而不惑叫做忍, 施於所觀之法而忍許叫法忍, 依此忍許而離惑明理之智叫法智. →361

【八災患】八種能夠妨害禪定的災患, 卽憂․喜․苦․樂․尋․伺․出息․入息等八法. 劫末來臨的水火風三災是屬於外災, 而此八災患是屬於內災, 誰能夠杜絶此八災患, 就能夠成就色界的第四禪定, 則外三災無法對他爲害, 因爲外三災不能到達第四禪天. →394

【八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擧․惛沈. 纏是煩惱的別名. →345

【八顚倒】凡夫的四倒與二乘的四倒, 合稱爲八顚倒. 凡夫的四倒是誤認世間爲常樂我淨;二乘的四倒是誤認永寂爲涅槃, 卽無常樂我淨. →410

【八定】指色界的四禪定與無色界的四空定. 四禪定是初禪定․二禪定․三禪定․四禪定;四空定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 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313

【八正道】又名八聖道, 卽八條聖者的道法. 一․正見, 卽正確的知見. 二․正思惟, 卽正確的思考. 三․正語, 卽正當的言語. 四․正業, 卽正當的行爲. 五․正命, 卽正當的職業. 六․正精進, 卽正當的努力. 七․正念, 卽正確的觀念. 八․正定, 卽正確的禪定. 修此八正道, 可證得阿羅漢果. →387

【八除入】八勝處的別名. 八勝處的禪定, 能除去煩惱, 故曰除, 境觀涉入, 故曰入. →397

【八宗】律宗․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眞言宗․禪宗․淨土宗. →314

【八種謬】性謬․分別謬․聚謬․我謬․我我所謬․愛謬․不愛謬․非愛非不愛謬. →415

【八種法】三三昧․四禪定․四無量心․五無色定․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 →413

【八種別解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近住戒. →417

【八種勝法】受持八關齋戒的人可以獲得八種殊勝的功德, 卽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修羅․常生人中出家得道․生欲天之上․恆生梵天․値佛請法․得菩提. →416

【八種施】八種的布施, 卽隨至施․怖畏施․報恩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爲莊嚴心等施. →414

【八重】比丘尼的八波羅夷. 見波羅夷條. →320

【八中洲】以須彌山爲中心的四大洲, 各有二中洲附屬之, 南贍部洲的二中洲是遮末羅洲(華譯貓牛)與筏羅遮末羅洲(華譯勝貓牛);東勝身洲的二中洲是提訶洲(華譯身)與毗提訶洲(華譯勝身);西牛貨洲的二中洲是舍諦州(華譯諂)與嗢怛羅漫怛里拏洲(華譯上儀);北俱盧洲的二中洲是矩拉婆洲(華譯勝邊)與憍拉婆洲(華譯有勝邊). →385

【八智】四法智與四類智, 合稱爲八智. 見四法智與四類智條. →331

【八支齋】八戒的別名. →392

【八遮】三論宗所說的八不中道. 見八不中道條. →335

【八天】指色界的四禪天與無色界的四空處. →312

【八觸】將獲得初禪定的人的身上所發生的八種感觸, 卽一․動觸, 卽在坐禪的時候, 身體忽然生起顫動的現象;二․痒觸, 卽身體上發痒, 好像無置身之處;三․輕觸, 卽感到身輕如雲, 好像在天空中飛行一樣;四․重觸, 卽感覺身重如山, 不能移動分毫;五․冷觸, 卽感到身冷如冰;六․暖觸, 卽感到身熱如火;七․澀觸, 卽感到身如木皮;八․滑觸, 卽感到身滑如脂. →342

【八墮】比丘尼的八波羅夷. →337

【八風】又名八法, 卽利․衰․毁․譽․稱, 譏․苦․樂, 因此八法常爲世人所愛憎, 而且又能煽動人心, 所以叫做八風. →322

【八寒八熱】八寒地獄和八熱地獄. 八寒地獄又名八寒冰地獄․卽額浮陀․尼羅浮陀․呵羅羅․阿婆婆․嘔睺睺․鬱波羅․波頭摩․芬陀利, 此八獄在鐵圍山底;八熱地獄又名八炎火地獄, 卽等活․黑繩․衆合․叫喚․大叫喚․炎熱․衆熱․無間, 此八獄在閻浮地下, 五百由旬處, 重累而住. →423

【八海】見九山八海條. →325

【八解脫】又名八背捨, 卽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的繫縛的禪定. 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 謂心中若有色(物質)的想念, 就會引起貪心來, 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淸淨, 以使貪心無從生起, 故叫解脫. 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卽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 但是要使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 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淸淨, 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 所以叫解脫.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一心觀想光明․淸淨․奇妙․珍寶的色, 叫淨解脫, 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 能夠不起貪心, 則可以證明其心性, 已是解脫, 所以叫身作證, 又他的觀想, 已經完全圓滿, 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 所以叫具足住. 四․空無邊處解脫. 五․識無邊處解脫. 六․無所有處解脫. 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這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 都是無色界的修定人, 各在其修定的時候, 觀想苦․空․無常․無我, 使心願意捨棄一切, 所以叫解脫. )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 謂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 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 領受五塵, 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 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 則一切皆可滅除, 所以叫滅盡定. →395

【八會】華嚴經是七處八會的道法, 所以稱爲八會之經. →332

【貝】螺貝, 在招集大衆時吹之. →2490

【貝葉】貝多羅葉的簡稱, 此葉經冬不凋, 印度人多拿來書寫經文, 叫做貝葉經, 或貝文. →2491

【徧計】普徧計度一切的事物. →4131

【遍計所執性】三性之一. 見三性條. →801

【偏空】偏重於空, 指小乘所說的空理. →3670

【偏袒】1․袒露一臂. 2․出家人穿袈裟, 通常偏露一邊, 如金剛經所說的偏袒右肩是. →3674

【遍法界身】指佛的眞身, 因佛的眞身廣大無邊, 周遍於法界. →799

【偏小】佛成道之後的十二年間所說的阿含經, 大乘貶之爲偏小, 因爲所說的道理偏向於空, 法門比較狹小. →3669

【偏圓】偏與圓. 偏是偏向於一邊;圓是圓融而無礙. →3673

【遍依圓】唯識學所說之三性. 見三性條. →797

【徧依圓三性】見三性條. →4134

【遍淨天】色界第三禪天之第三天名, 因此天淨光周遍, 故名. →796

【徧照】普徧照耀, 指法身的光明. →4132

【徧照金剛】大日如來的密號. →4133

【遍照如來】大日如來的別名. →800

【遍周法界】普遍周滿整個法界, 是指法身的功德而言. →798

【偏眞】又名單空, 卽小乘偏向於空的眞理. →3671

【偏執】偏重於一邊的執著. →3672

【遍行】指心所的遍行, 有的心所, 遍於善惡無記三性, 遍於三界九地, 遍於有漏無漏, 世出世間, 遍與八識心王相應, 因爲遍於上述四者, 所以名遍行. 遍行心所有五種, 卽作意․觸․受․想․思, 此五種皆與五識心王, 初念相應. →792

【遍行因】六因之一. 見六因條. →793

【遍行眞如】十眞如之一. 見十眞如條. →795

【遍行惑】普遍遊行的煩惱, 亦卽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 →794

【平等】沒有高下貴賤深淺等的差別. →1496

【平等覺】如來的正覺, 因如來的正覺無高下淺深的分別. →1500

【平等觀】天台宗三觀中假觀的別名. 止觀說 : 「從空入假名平等觀.」→1501

【平等法】衆生平等成佛之法. →1498

【平等性智】如來四智之一, 卽轉末那識的我見, 證自他平等之理所得的智慧. →1502

【平等心】對一切衆生愛念相同毫無怨親的分別. →1497

【平等王】閻魔王的別名, 因他公平司理罪福之業. →1499

【閉關】閉門修養道業. →4040

【吠盧遮那】又作吠路者那, 舊作毗盧舍那, 爲法身佛的梵名, 亦卽大日如來. →2333

【吠舍】印度四姓之一, 卽商人的族姓. →2332

【布袋和尙】五代梁時浙江奉化縣布袋和尙, 常露腹歡喜, 手執布袋, 禪機幽黙, 所以被稱爲布袋和尙, 相傳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1738

【布薩】華譯淨住, 或長養. 出家之法, 每半月(十五日與卄九日或三十日)集僧說戒經, 使比丘住於淨戒中, 能長養善法;在家之法, 於六齋日持八戒以增長善法. →1732

【布薩日】每月十五日與卄九日或三十日之兩日, 是行布薩法之日. →1733

【布施】以自己的財物, 分施給別人. 布施有三種, 卽一․財施, 卽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二․法施, 卽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三․無畏施, 卽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 →1734

【布施偈】又名三輪淸淨偈, 三輪是能施․所施․施物, 淸淨是對於三輪無念無所得. 心地觀經所說的布施偈是 : 「能施所施及施物, 於三世中無所得;我今安住最勝心, 供養一切十方佛.」→1735

【布施攝】四攝之一, 卽以布施的方法去攝受他人. →1736

【布施波羅蜜】卽六波羅蜜中之檀波羅蜜. 見波羅蜜條. →1737

【表戒】受戒者登上戒壇, 發表其身口意之三業, 而眞正受得戒法, 謂之表戒. 此時受戒者體內, 發得而不表顯於三業之戒體, 謂之無表戒. →3336

【表無表戒】表戒與無表戒. 見表戒條. →3338

【表相】借一個有相的東西來表顯一個沒有形相的眞理. →3337

【表相】表顯出來的相貌. →2751

【表業】身口意之三表業. →3335

【表詮】二詮之一. 見二詮條. →3334

【稟敎】稟承佛的敎法. →708

【稟具】受持具足戒. →707

【風大】四大之一. 見四大條. →3373

【風刀】(喩)人臨命終時, 體中的風大動搖支解其體, 好像刀割一樣的痛苦. →3372

【風輪】四輪之一. 見四輪條. →3376

【風色】(喩)物之空無猶如風之無色. →3374

【風災】大三災之一. 見大三災條. →3375

【披袒】披是把袈娑蓋著兩肩, 袒是露出右肩. →2875

【彼岸】梵語波羅, 華譯爲彼岸, 此岸指生滅, 彼岸指不生不滅的涅槃. →2812

【披剃】披起僧衣和剃髮, 指初出家做僧尼. →2876

【畢竟覺】佛的覺悟. 與無上覺同義. →3968

【畢竟空】一切有爲諸法的體性畢竟空寂. →3965

【畢竟無】指理性與事相都畢竟空無的事物, 如龜毛免角, 就是畢竟空無的事物. 畢竟無與畢竟空不同, 畢竟空的空是指性空, 其外相宛然存在. →3967

【畢竟依】佛的德號, 因佛是一切衆生究竟的依處. →3966

【苾芻】華譯比丘, 義爲乞士, 卽出家受具足戒的人. 苾芻原是一種香草, 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 →3331

【苾芻尼】比丘尼. →3332

【苾芻律儀】比丘所應受持的戒律, 卽二百五十條之具足戒. →3333

【乏道】沙門自謙的話, 義與貧道同. →522

【夏竟】結夏安居的日期完畢了. →449

【下根】下等的根器, 指根性很鈍弱的人. →1007

【夏臘】比丘的年歲. →450

【夏末】結夏安居的末期. →447

【下方】指三塗, 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 →1005

【下乘】小乘的別名. →1008

【夏安居】一夏九旬之安居. →451

【夏坐】又名坐夏, 卽結夏安居. →448

【夏中】在結夏安居的九十日中. →446

【下地】三界一共分爲九地, 境界惡劣的稱爲下地, 境界殊勝的稱爲上地. →1006

【學】修學戒定慧. 在因位叫做有學, 在果上則叫做無學. →5246

【學無學】有學和無學. 修正道以斷煩惱, 叫做有學;悟眞理而斷煩惱, 再無可修學, 叫做無學. 小乘以前面之三果爲有學, 最後之阿羅漢果爲無學, 大乘則以菩薩之十地爲有學, 至高無上的佛果爲無學. →5250

【學法女】見式叉摩那尼條. →5249

【學人】學道的人. →5247

【學處】1․修學之處, 如五戒也叫五學處. 2․科目, 卽修學佛法的科目. 3․方法, 卽修學佛法的方法. →5248

【寒冰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之一. →124

【寒山】僧名, 在唐朝與拾得大師隱居於天台山的國淸寺, 相傳寒山是文殊的化身, 拾得是普賢的化身. →123

【含靈】含有靈性的動物. →2336

【含類】含識的衆類, 卽一切衆生. →2335

【含生】含有生命的動物. →2334

【含中敎】密含中道之理的敎法, 如天台四敎中的通敎是. →2337

【合蓮華】密敎稱凡夫的心臟爲合蓮華. →894

【合十】見合掌條. →892

【合掌】又名合十, 卽對合左右雙掌及十指, 以表示自心專一不敢散亂的一種敬禮. →893

【行】指身口意的造作. →2165

【行脚】禪僧爲了尋師訪友及求證佛法而到處旅行. →2172

【行境十佛】修行圓滿而證得無上境界的十種佛, 卽願佛․業報佛․住持佛(又名正覺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又名本性佛)․如意佛(又名隨樂佛). →2185

【行苦】三苦之一. 見三苦條. →2170

【行供養】修行善法以供養諸佛. →2182

【行果】修行與果報. →2168

【行敎】偏重於修行的敎法. →2175

【行滿成佛】見四滿成佛條. →2184

【行法】修行的方法. →2167

【行不退】永不退失菩薩的大行. →2183

【行捨】行是修行, 捨是捨棄, 卽修行人應捨棄我相和法相, 亦卽行一步捨一步的修善. →2173

【行相】行事的相狀. 行相有粗有細, 如前六識的行相粗而易知, 第八識的行相細而難明. →2171

【行樹】成列的樹林. →2178

【行業】1․身口意所造作的業. 2․可以召感苦果的善惡行爲. →2176

【行蘊】五蘊之一. 見五蘊條. →2181

【行願】1․實行和心願. 2․實踐自己的願望. →2179

【行陰】五蘊中之行蘊. →2174

【行人】修行的人. →2166

【行者】1․修行佛法的人. 2․居住佛寺但留著頭髮修行的人. →2169

【行證】修行和證悟. →2180

【行解】修行和知解. →2177

【解】1․解釋文義. 2․知解之義. →4756

【害覺】想加害於人的心. →457

【解境十佛】衆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4775

【解空】了解諸法的空相. 佛弟子中以須菩提爲解空第一. →4759

【懈慢界】又名懈慢國, 此國位於我們此世界的西方十二億那由他之處, 正好是去極樂世界的中途, 生活在那裡的人, 因貪戀其國土的快樂, 人人生起一種懈怠憍慢的心理, 不想再進一步的生到極樂世界去. →5254

【解滿成佛】四滿成佛之一. 見四滿成佛條. →4776

【害想】害人的思想, 爲三想之一. →456

【海潮音】佛講經說法或僧衆誦經的聲音, 好像海潮之聲, 響亮無盡. →3494

【海衆】(喩)衆僧和合, 好像海水一味. →3492

【解執】見解的執著. →4757

【解脫】脫離束縛而得自在的意思, 亦卽涅槃的別名. →4763

【解脫堅固】大集經所說五堅固之一, 卽佛滅後的第一個五百年間, 正法興盛, 證道者多, 是解脫堅固的時期. →4771

【解脫幢相衣】袈裟的別名, 因袈裟是志求解脫的人所穿的衣服, 而且其條相與佛塔之幢相似. →4774

【解脫道】1․四道之一. 見四道條. 2․佛道的總稱, 因佛道乃是出離痛苦而得解脫的正道. →4770

【解脫門】通向涅槃的門戶, 指空․無相․無願之三種禪定, 因此三種禪定乃是通向涅槃的門戶. →4767

【解脫味】涅槃的妙味. →4766

【解脫服】又名解脫衣․解脫幢衣․解脫幢相衣等, 是袈裟的別名, 因袈裟是志求解脫的人所穿的衣服. →4768

【解脫相】三相之一. 見三相條. →4769

【解脫身】已經解脫煩惱障礙的佛身, 爲二佛身之一. →4765

【解脫深坑】謂只求自己解脫的人, 不能圓滿自利利他的德行, 猶如墜落在深坑之中. →4772

【解脫衣】解脫幢相衣的簡稱, 卽袈裟的別名. →4764

【解脫知見】自己知道已經獲得解脫的智慧, 也就是觀照常明通達無礙的後得智. →4773

【懈怠】懶惰. →5253

【解行】知解與修行. →4760

【解行相應】知解與修行相應. →4762

【解行地】由知解而修行的地位, 也就是還未證得眞如之地前三賢菩薩的階位. →4761

【解惑】解與惑. 解是智;惑是煩惱. →4758

【海會】(喩)聖衆會合一處, 其德之深, 與數之多, 猶如大海. →3493

【香水海】圍繞著須彌山的內海, 海水具有八功德, 因其味芳香, 故名香水海. →3386

【香入】十二入之一. 見十二入條. →3384

【香刹】佛寺. →3385

【虛空】虛與空. 虛與空都是無的別名. 虛無形質, 空無障礙, 故名虛空. →4475

【虛空界】指眼睛所看到的天空. →4476

【虛空藏】菩薩名, 因此菩薩含藏一切功德如虛空, 故名虛空藏. →4477

【虛妄】虛假不實的意思. →4478

【虛妄分別】不確實的分別事理. →4479

【虛無】虛妄無實. →4474

【賢】證悟眞理的人叫做聖, 比聖略遜一籌的人就叫做賢. →5213

【賢劫】過去的大劫叫莊嚴劫, 未來的大劫叫星宿劫, 賢劫卽現在的大劫, 因在此賢劫中, 有一千尊佛出世, 故稱爲賢劫, 又名善劫. →5218

【現劫】現在的劫, 卽賢劫. →3926

【賢劫千佛】現在的住中劫, 名叫賢劫, 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 有一千佛出世, 始自拘留孫佛, 終至樓至佛, 是名賢劫千佛, 本師釋迦牟尼佛, 爲其中之第四尊佛. →5219

【顯敎】顯明易懂的敎法, 是二敎之一. →5818

【現當】現在與當來. →3928

【現量】三量之一. 見三量條. →3927

【玄門】玄妙的法門, 指佛法. →1803

【玄門無礙十因】諸法事事無礙的十種原因, 卽唯心所現故․法無定性故․緣起相由故․法性融通故․如幻夢故․如影像故․因無限故․佛證窮故․深定用故․神通解脫故. →1804

【顯密】顯敎和密敎. 見二敎條. →5817

【顯色】顯然可見之色, 如靑․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之十二色是. 此中靑黃赤白四色是本色, 其餘八色是此四色的差別色. →5820

【現生】現在的生命. 與現世同. →3924

【現成】禪宗的話, 是自然已有與不假造作安排的意思, 與天台宗所說的當體卽是同義. →3925

【賢聖】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賢, 已經斷惑證眞的人卽叫做聖. →5215

【現世】現在世. →3923

【賢首】1․比丘的尊稱, 與賢者尊者同義. 2․人名, 爲華嚴宗之第三祖. →5216

【賢首宗】華嚴宗, 因此宗爲賢首國師所發揚, 故別名爲賢首宗. →5217

【顯示】顯是顯露, 示是曉示. →5814

【顯識】阿賴耶識的別名, 因阿賴耶識含藏一切善惡的種子, 能顯現一切的境界. →5819

【現識】阿賴耶識的別名, 因一切諸法皆依阿賴耶識而顯現, 故名. →3929

【現身說法】1․佛菩薩神通廣大, 能現種種之身向人說法. 2․借己身做例子來勸人. →3938

【玄義】玄妙的義理. →1802

【賢人】指證得各種果位, 但還沒有證得法身的人, 如聲聞乘預流果以前及菩薩乘初地以前的修行人, 都叫做賢人. →5214

【玄奘】唐朝的高僧, 於唐太宗時曾到印度硏究佛學十七年, 回國後翻譯佛經很多, 人稱三藏大師, 或慈恩大師, 爲法相宗的開祖. →1801

【現在世】三世之一. →3936

【現在五果】十二因緣中, 識․名色․六入․觸․受等爲現在五果, 因爲它們是依著過去無明與業的因而顯現的五種現在果報. →3937

【現前】顯現於眼前. →3933

【現前授記】四種授記之一. 見四種授記條. →3935

【現前地】菩薩十地之第六地名. 眞如本性顯現之位, 亦是最勝般若顯現之位. →3934

【顯正】顯示中正的義理. →5815

【顯宗】顯敎的宗旨. →5816

【賢冑部】小乘二十部之一, 於佛滅後三百年, 由犢子部中流出, 但所說者與犢子部同. →5220

【現證】現世證悟妙果. →3930

【現行】現行法的簡稱, 阿賴耶識, 有生一切法的功能, 謂之種子, 由此種子, 生色心之法, 現苦樂境界, 謂之現行. →3931

【現行法】簡稱現行. 見現行條. →3932

【血途】畜生道的別名, 爲三途之一. →2038

【脇士】侍立在佛兩旁幇助佛敎化衆生的菩薩. →3615

【脇侍】與脇士同. →3616

【脇尊者】人名, 由於昔業的緣故, 在母胎六十餘年, 生時鬚髮已白, 年八十出家, 自誓願說 : 「我若不通三藏理, 不斷三界欲, 不得六神通, 終不以脇貼席.」後歷三年, 盡償所誓, 時人尊之爲脇比丘, 或脇尊者. →3617

【形色】有形的物質. 色卽物質的意思. →2382

【慧】叡智的意思, 也就是確知諸法眞相的智慧. →5102

【慧可】北魏洛陽人, 初名神光, 後在嵩山少林寺拜達摩爲師, 改名爲慧可, 承接達摩的衣鉢, 爲禪宗之第二祖. →5105

【慧炬】智慧的火炬. →5117

【慧炬三昧】法華經所說十六三昧之一, 入此三昧, 能興發智慧之火炬, 照明世間的險難. →5118

【慧劍】(喩)智慧鋒利如刀劍, 能斬斷一切的煩惱. →5113

【慧根】智慧的根性, 爲五根之一. →5111

【慧能】唐朝高僧, 係中國禪宗之第六祖. 見惠能條. →5110

【惠能】人名, 爲禪宗第六祖. 六祖降生時, 有異僧到他家中拜訪說 : 「夜來生兒, 可名惠能!」惠能的父親叩問其義, 僧說 : 「惠者, 惠施衆生;能者, 能作佛事.」言畢, 飄然而去, 此是六祖得名的由來. →4060

【慧力】智慧有消除煩惱的力量, 爲五力之一. →5103

【慧命】把智慧當生命. 修行人全靠智慧, 所以修行人把智慧當做生命. →5109

【慧目】智慧的眼目. →5106

【慧無減】十八不共法之一. →5119

【慧門】通入智慧的法門. →5108

【慧遠】中國東晉時人, 居廬山, 與劉遺民等同修淨土, 爲淨土宗之始祖. →5114

【慧印】又名智印, 卽是決定不變的意思, 如來的智慧, 因契合諸法的實相, 而決定不變, 所以叫做慧印. →5115

【慧印三昧】産生慧印的禪定. →5116

【慧日】(喩)佛的智慧如日能照明一切黑暗. →5104

【慧足】見二足條. →5107

【慧學】三學之一. →5112

【護戒神】守護佛所制戒的善神. 已經三歸依的人, 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護他, 又受持五戒的人, 因每戒各有五神, 所以一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他. →750

【護國四王】又名護世四天王, 卽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之四天王, 他們住在須彌山四方的山腰, 時常護持四天下, 故名護世, 又名護國. →751

【護念】保護和憶念. →744

【護法】1․護持自己所修成的善法. 2․擁護佛陀的正法. →747

【護法神】守護正法和行者的善神. →748

【護法阿羅漢】六種阿羅漢之一. →749

【護世四天王】又名護世者, 四天王是持國․增長․廣目․多聞, 因此四天王是守護世界的善神, 所以叫做護世四天王. →746

【護世者】見護世四天王條. →745

【惑】迷惑錯誤, 是貪瞋痴等煩惱的總稱. →142

【惑業苦】貪瞋痴等煩惱叫做惑, 因惑而造作種種的善惡業, 因業而招感無數的生死和痛苦. 經云 : 「因惑造業, 因業受苦.」→145

【惑染】煩惱能使身心汚染不淨. →143

【惑障】四障之一. 見四障條. →144

【魂魄】心身的別名. 魂是心識, 有靈用但無形;魄是有形的身體, 是心識的依處. →5075

【魂神】心識的別名, 俗稱爲靈魂. →5074

【惛沉】心思糊塗. →001

【紅蓮大紅蓮】八寒地獄之第八. →3309

【紅蓮地獄】八寒地獄之第七, 因其處寒冷皮肉分裂如紅蓮花, 故名. →3308

【紅蓮花】紅色的蓮花. →3307

【弘誓】弘大的誓願. →1750

【弘願】弘大的誓願, 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 →1751

【弘忍】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 湖北蘄州黃梅縣人, 俗姓周, 傳法於六祖惠能, 七十四歲圓寂, 諡號大滿禪師. →1744

【花】六種供物之一, 是表示萬行成就以莊嚴佛果. →2990

【和敬】六和敬. →762

【化境】如來敎化的境土, 爲二種佛境之一. →1449

【和光接物】和光卽和其光同其塵的意思, 指與塵俗人共處時要有謙和明智的態度, 接物卽待人接物的意思, 亦卽人與人之間的交際. →770

【化樂天】自變化五塵, 而自娛樂, 故名化樂, 爲欲界六天中之天名. →1458

【和南】稽首․敬化․度我等意思. →760

【華臺】蓮華的臺座, 亦卽佛菩薩的臺座. →4465

【火大】四大種之一, 以溫熱爲性, 調熱爲用, 因周遍於一切物質, 故曰大. →1143

【火宅】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意謂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燒著的房子一樣, 人們住在裡面, 苦不堪言. →1144

【化道】敎化人的道法. →1448

【火塗道】地獄的別名, 與刀塗道血塗道等合稱爲三塗. →1147

【化理】事物變化的道理. →1447

【化法】化導的方法. →1456

【化法四敎】三藏敎․通敎․別敎․圓敎. 三藏敎卽是經律論三藏, 部類判然, 說因緣生滅之四諦, 正敎聲聞緣覺, 旁化菩薩;通敎是說卽空無生之四眞諦, 使三乘通學, 但以菩薩爲正機, 二乘爲旁機;別敎是特別對菩薩說大乘無量之法, 不通於二乘;圓敎是對最上利根的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 以上藏通別圓四敎, 因是佛敎化衆生的法門, 故名化法. →1457

【火焚地獄】焦熱地獄的別名, 因墮落在此地獄中的罪人, 時常被猛火所焚燒, 故名. →1148

【化佛】以神通力變化而出現的佛身. →1444

【和尙】吾師的意思, 僧徒對其親敎師的尊稱. →759

【化相三寶】釋尊於菩提樹下成道後, 到鹿野苑去說四諦法度五比丘, 彼時釋尊是佛寶, 四諦是法寶, 五比丘是僧寶, 此名化相三寶, 謂佛敎化衆生的相狀. 又名別體三寶, 或眞實三寶. →1459

【化生】1․四生之一, 卽變化而生, 如諸天, 地獄, 及劫初的人類都是化生的. 2․指人死後的中陰身, 又名中有, 它是化生的. →1443

【和僧】和合的僧衆. →763

【化身】佛三身之一, 又名應化身, 或變化身, 卽佛爲了濟度衆生而變化出來的身. →1454

【化身八相】化身佛由降生以至涅槃共有八種的相示現, 叫做八相成道. 見八相成道條. →1455

【華嚴】佛萬德譬如華, 以如華之華德莊嚴法身, 叫做華嚴. →4468

【華嚴三聖】毘盧舍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4471

【華嚴時】佛說華嚴經的時期, 卽佛初成道三七日間在菩提樹下說法的時期. →4470

【華嚴宗】依華嚴經而立宗, 故名華嚴宗. 此宗以中國唐時杜順和尙爲始祖, 後來因爲賢首國師所發揚, 故又名賢首宗. 此宗論一切萬法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 一切互不相礙互相融入. 修法界觀, 以高度平等的眼光, 體察萬事萬物, 這種心情證入一眞法界卽得佛智. →4469

【華嚴宗三觀】見三觀條. →4472

【化緣】1․化度衆生的因緣. 佛菩薩來此世間敎化衆生, 是因爲有敎化的因緣, 當因緣盡了, 便離去. 2․向人募化以結佛緣. →1450

【化儀】化導的儀式, 亦卽釋尊在一生中敎化衆生的儀式方法. →1452

【化儀四敎】頓敎․漸敎․秘密敎․不定敎. 爲上根頓說別敎圓敎的大法者, 名頓敎;對中下根漸次開示, 自淺至深, 次第而漸進者, 名漸敎;以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量, 使聽衆各自領會, 而互不相知者, 名秘密敎;以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量, 使聽衆聞解各異, 證果不同, 或聞小法得大果, 或聞大法得小果者, 名不定敎. 以上四敎因是佛敎化衆生的儀式, 故名化儀. →1453

【華藏界】蓮華藏世界的簡稱. 見華藏世界條. →4466

【華藏世界】蓮華藏世界的簡稱, 是釋迦如來眞身毘盧舍那佛淨土之名. 佛經說, 在風輪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蓮華, 此蓮華中含藏著微塵數的世界, 所以叫做蓮華藏世界. 此世界總共有二十層, 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 就在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的中間. →4467

【火災】劫末所起的大三災之一. 見大三災條. →1145

【化迹】佛陀敎化衆生的遺迹. →1445

【化轉】敎人轉惡向善. →1451

【火淨】五種淨食之一, 卽將一切瓜果食物, 先以火燒煮使熟之後才食. →1146

【化主】敎化之主, 卽是佛. →1442

【和衆】和合的僧衆. →761

【化土】佛變化身所住的國土, 此中有淨土與穢土的分別, 如娑婆是穢土的化土, 兜率是淨土的化土. →1441

【和合性】在因果中, 緣衆和合, 名爲和合性. →766

【和合僧】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處, 持同戒, 行同道, 名和合僧. 若有人以手段使他們分離, 便叫做破和合僧, 爲五逆罪之一. →768

【和合二聖】淸朝雍正帝封天台寒山大士爲和聖, 拾得大士爲合聖. →769

【和合衆】見和合僧條. →767

【和合海】(喩)僧衆和合爲一, 好像海水普遍一味. →765

【和香丸】(喩)和種種之香末爲一丸, 以喩一法之中具有無量的佛法. →764

【化現】佛菩薩爲了濟度衆生而變化出種種的佛身. →1446

【幻垢】有情的身心, 無實體叫做幻, 有煩惱叫做垢. →1489

【還滅】還歸於寂滅, 也就是修道證涅槃. →5499

【還滅門】於十二因緣法中分爲流轉門與還滅門, 流轉門是造業受生死, 還滅門是修道證涅槃. →5500

【還相】由淨土還來穢土以濟度一切衆生, 爲迴向二相之一. →5496

【幻相】虛幻無實的相狀. →1490

【還俗】出家人犯罪歸家叫做還俗, 若是自願脫離出家人的生活, 則叫做歸俗. →5497

【幻身】虛幻的身體, 亦卽人身無實的意思. →1488

【還源】轉迷成悟的意思. →5498

【幻有】虛幻的有, 亦卽假有的意思. →1487

【桓因】釋提桓因的簡稱, 卽帝釋天. →3394

【歡喜】1․環境順意時, 心生喜悅. 2․釋迦佛的弟子阿難陀, 華譯爲歡喜, 或慶喜. →5787

【歡喜園】又名歡喜苑, 或歡樂園, 或喜林苑, 爲忉利天帝釋四園之一, 在喜見城外之北方, 一切天人一到此地, 就自然的生起歡喜的心情. →5791

【歡喜日】諸佛歡喜的日子, 卽農曆七月十五日, 因此日僧衆結夏安居完畢, 人人道業增進, 所以諸佛歡喜. →5788

【歡喜地】十地之第一地. 見菩薩十地條. →5789

【歡喜會】盂蘭盆會的別名, 因此日由於供養自恣僧的功德而使到目連尊者的母親得免於餓鬼的痛苦, 故取歡喜之意而名之. →5790

【黃面老子】指釋迦如來, 因釋迦如來的身相現金黃色. →4530

【黃檗】唐斷際禪師希運, 福建人, 於黃檗山出家, 後參江西百丈山海禪師而得道, 後居洪州大安寺, 法席甚盛, 師嗜愛舊山, 因以黃檗名之, 後人便稱師爲黃檗. →4529

【悔過】向三寶懺悔罪過. →3391

【回光返照】1․反省的意思. 2․指病人垂死突然稍微好轉的現象. →908

【回頭是岸】(喩)能改過便有良好的結果. →909

【懷靈】有情的別名, 與含識․含情․含靈同義. →5565

【會三歸一】佛最初以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法, 敎化衆生, 到最後皆敎令成佛, 會三乘於一佛乘, 是名會三歸一. →4624

【回小向大】見回心向大條. →907

【灰身滅智】二乘人斷了三界的煩惱之後, 便入於火光三昧中, 燒身滅心, 而歸於空寂無爲的涅槃境界, 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終目的. →2101

【回心戒】圓頓戒的別名, 卽回轉從前的小乘心以趣向於大乘道的人所受的戒律. →905

【回心向大】又名回小向大, 卽把本來的小乘心回轉過來以趣向於大乘的佛道. →906

【會二歸一】會二乘以歸一乘. →4623

【灰河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之一. →2100

【懷海】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 名懷海, 參馬祖得法, 後居百丈山, 作禪門的儀式, 稱爲百丈淸規. →5564

【迴向】把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 全部貢獻出來, 普遍到法界中去. →3520

【回向】回是回轉, 向是趣向, 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於其他方面, 叫做回向. 回向約可分爲三類, 卽回因向果, 回事向理, 回自向他. →904

【迴向門】五念門之一. →3521

【橫起】見橫出條. →5267

【橫截】橫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 以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5268

【橫出】淨土門易行道中有橫超與橫出的二道, 聞悉如來的本願而不疑, 憑此堅强的信念就會得到往生的益處, 死後直接往生於眞實的報土, 叫做橫超, 若是單憑自己的力量而修定散之諸行, 將來死後往生於方便的化土, 叫做橫出. →5269

【後念】過去的念叫做前念, 後來的念卽叫做後念. →3200

【後得智】二智之一, 境智無異, 不起分別, 名根本智, 分別一切差別之相, 慧照分明, 卽名後得智. →3202

【後報】這一世所造的善惡業要到二生以後才受報. →3201

【後佛】後來出世的佛, 指彌勒佛. →3199

【後五百歲】1․大集經所說五種五百年中, 第五個五百年, 亦卽鬥諍堅固的時期. 見五五百年條. 2․佛滅度五百歲之後. →3203

【後有】1․未來的果報. 2․後世的心身. →3198

【薰修】薰是薰習, 修是修行, 卽以德薰身而修行的意思. →5541

【薰習】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惡業, 或是意所作的善惡思想, 其氣分都留在眞如或阿賴耶識裡, 叫做種子或習氣, 這種種子或習氣在眞如或阿賴耶識中存留其作用, 卽叫做薰習. 起信論說 : 「薰習義者, 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 若人以香而薰習故, 則有香氣.」→5542

【葷辛】葷是有臭味的蔬菜, 辛是帶有辣性的蔬菜. →4755

【黑沙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之一. →4527

【黑繩地獄】八熱地獄之第二. →4528

【喜見城】忉利天主帝釋所住的宮城, 在須彌山的絶頂. →4106

【喜見天】三十三天. →4107

【喜樂】五受之一. 見五受條. →4105

【戱論】含有遊戱性和不切實際的言論. →5417

【希法】十二部經之一, 梵名阿浮達磨, 卽說希奇不思議事的經典, 亦名未曾有. →2381

【喜捨】喜施財寶. →4104

【喜受】五受之一. 見五受條. →4103

一小劫 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 每過一百年減一歲, 減至十歲止, 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 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止, 這樣一減一增, 爲一小劫. 以數學方式來計算, 一小劫等於(84000-10)×100×2卽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 85

 

佛學常見詞彙 (ㅋ~ㅎ).hwp
0.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