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常見詞彙
<ㅈ ~ ㅊ>
竺摩法師 鑑定
陳義孝居士 編
< 표제어 5868 항 >
【慈】願給一切衆生安樂的心, 也就是仁愛心的無限擴大. →941
【慈光】佛菩薩偉大慈悲的光輝. →943
【子斷】煩惱好比是種子, 由煩惱而生的苦報好比是果實, 斷此能生苦報的煩惱, 謂之子斷. →1022
【資糧】資是資助, 糧是糧食, 修道亦如遠行, 要有善根福德正法等糧食資助其身, 才能到達. →4777
【資糧位】唯識五位之一. 見五位條. →4778
【自力】衆生自己修行的力量. →2131
【慈門】佛菩薩的慈悲法門. →945
【字門觀】一種觀察諸尊種子的觀法. →2019
【子縛】見思煩惱, 繫縛身心, 使不自在, 謂之子縛, 對果縛而言. →1021
【慈悲】慈與悲. 願給一切衆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衆生痛苦叫做悲. →955
【慈悲觀】慈悲一切衆生的觀法, 爲五停心之一. →957
【自比量】因明三量之一. 見三量條. →2156
【慈悲十二利】有慈悲心的人將獲得十二種的利益, 卽福常隨身․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不喪․火不喪․在所得到․死昇梵天. →959
【慈悲衣】袈裟. →956
【慈悲懺法】釋氏通鑑說 : 梁武帝妃郗氏, 其性酷妒, 死後化爲巨蛇, 一夜入後宮通夢於帝, 求爲修功德使離苦, 帝閱大藏, 製慈悲懺法, 請僧懺罪, 後得化爲天人, 於空中謝帝, 帝畢生不復立后. →958
【自相】一切事物, 皆有自共二相. 見共相條. →2143
【自相空】十八空之一. →2144
【自性】諸法各自有其不改變不生滅的自性, 故一切現象的本體或一切心相的性體, 叫做自性. →2135
【自性戒】又名本性戒, 卽不待佛制, 自性便可受持的戒, 如十善戒是. →2137
【自性彌陀】自性就是彌陀. 依心性的道理說, 自他本來是不二的, 念佛人不生不滅的心性與彌陀佛不生不滅的心性毫無差異, 故念彌陀卽是念自性之佛. →2140
【自性三寶】自性本具的三寶, 如衆生具有靈明覺照的佛性爲佛寶, 其性常寂圓淨爲法寶, 有融妙和樂義爲僧寶. →2139
【自性身】四身之一. 見四身條. →2138
【自性五分法身香】見五分法身香條. →2142
【自性淸淨心】又名如來藏心, 吾人本具的心, 自性淸淨, 離一切的妄染, 故云自性淸淨心. →2141
【自性行】四種性行之一. →2136
【自受自用】見報身條. →2158
【自乘果】三乘各自的聖果. →2155
【自心佛】自己心裡的佛. 因自己的本性, 原是與佛一樣的. →2153
【慈心三昧】興發慈悲心的禪定. →960
【慈氏】彌勒菩薩. →942
【慈雲】宋杭州天竺靈山寺靈應尊者, 名遵式, 眞宗賜號慈雲, 天台寧海人, 於國淸寺普賢像前燒一指, 誓傳天台之道. →953
【慈雲懺主】中國宋朝遵式法師, 號慈雲, 治定往生淨土懺儀, 請觀音消伏毒害懺儀․金光明懺法等, 因而後世稱爲慈雲懺主. →954
【慈恩】1․慈悲的恩德. 2․唐朝法相宗的祖師玄奘, 住在京兆大慈恩寺, 後人叫他做慈恩大師. →948
【慈恩家】唐朝慈恩大師以法相宗成立一家, 世稱慈恩家. →949
【慈恩三觀】見三觀條. →951
【慈恩宗】又名法相宗․唯識宗․相宗․有宗等, 唐時玄奘到中印度, 就學於戒賢論師, 回來後住在慈恩寺, 故號慈恩宗. 見法相宗條. →950
【慈恩八宗】慈恩大師將佛敎分爲八宗, 卽一․我法空有宗, 指犢子部等;二․有法無我宗, 指有部宗等;三․法無去來宗, 指大衆部等;四․現實假實宗, 指說假部等, 五․俗妄眞實宗, 指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宗, 指一說部等;七․勝義皆空宗, 指般若等空宗龍樹系;八․應理圓實宗, 指華嚴法華等經及無著系. →952
【慈忍】慈悲與忍辱. →944
【字印】種子與印契. →2018
【自恣】僧衆於七月十五日, 結夏安居已畢, 便在大會中, 任由衆人恣擧自己所犯之罪, 並對著其他比丘作懺悔, 叫做自恣, 又名隨意, 卽可以任由他人隨意檢擧自己的罪過. →2145
【自恣犍度】二十犍度之一. →2147
【自恣日】指結夏安居的最後一日. →2146
【自在】1․進退無礙的意思. 2․指吾人的心完全脫離了煩惱的繫縛而通達無礙. →2132
【自在王】大日如來的尊稱. →2134
【自在天】見大自在天條. →2133
【自調】聲聞緣覺的修行方法, 其方法是自調自淨自度. 智度論說 : 「求福德皆爲自調自淨自度. 持戒是自調, 修禪是自淨, 智慧是自度. 復次, 自調者正語正業正命, 自淨者正念正定, 自度者正見正思惟正方便.」→2148
【自調自淨自度】見自調條. →2149
【慈尊】慈氏菩薩, 亦卽彌勒菩薩. →946
【自證】親自證悟和體驗. →2150
【自證分】見四分條. →2152
【自證身】五種法身中之法界身及四種法身中之自性身. →2151
【自體分】與自證分同. →2154
【慈航】渡人脫離苦海的意思. →947
【自行化他】又叫做自利利他, 卽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又敎化他人. →2157
【作觀】閉起眼睛, 黙想一種相. →271
【作犯】作殺生偸盜等惡事而毁犯所受的戒律. →269
【作法懺】三種懺悔之一. 見三種懺悔條. →273
【作業】身口意所作的善惡業. →272
【作願門】五念門之一. 見五念門條. →275
【作意】集中注意, 令心警覺. →270
【作持戒】戒有止持戒和作持戒二種, 止是制止, 制止身口意不作諸惡, 如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作是造作, 策勵三業以造作衆善. 以上二戒又名止持門和作持門, 諸惡莫作是止持門, 衆善奉行是作持門. →274
【障】煩惱的別名, 因煩惱能障礙聖道. →5072
【藏】蘊積的意思, 經典能蘊積敎義, 所以叫做藏. →5546
【藏經】搜集佛敎所有的經律論三藏, 及歷代後賢的著作, 聚集在一處, 好像佛經的庫藏一樣, 所以叫做藏經. →5547
【長老】年高德邵的比丘. →3036
【丈六應身】如來爲地前凡夫及二乘人所現的劣應身, 高一丈六尺, 這是通常應化佛的身量, 釋尊住世時, 就是現丈六金身. →053
【長明燈】又名續明燈, 或無盡燈, 卽佛前日夜常明的燈. →3041
【長物】多餘的東西, 如比丘多餘的衣缽金銀米穀等是. →3038
【長鉢】比丘多餘的鐵鉢. →3039
【長時修】四修之一. 見四修條. →3042
【藏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的識, 卽阿賴耶識. →5548
【長養】生長養育功德善根. →3040
【莊嚴】1․裝飾的意思. 2․莊美威嚴. →4006
【莊嚴劫】在三世的三大劫中, 過去的大劫叫做莊嚴劫. 在任何一大劫中, 都有成住壞空的八十增小劫, 在住劫的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 華光佛最先, 毘舍浮佛最後, 因有千佛出世以莊嚴其劫, 故名莊嚴劫. →4007
【長衣】比丘三衣或百一資具以外的衣. 長是長物的意思. →3034
【長者】1․年長或分尊的人. 2․尊稱有道德的人. →3037
【長齋月】適宜持續一個月齋食的月份, 卽正月․五月․九月. →3043
【障盡解脫】見二解脫條. →5073
【長行】行數很長的經文, 卽十二分敎中的修多羅. →3035
【齋】1․正午以前的飯食. 2․蔬食. →504
【在家菩薩】指在家學佛受持菩薩戒的人. →949
【在家二戒】在家人所應受持的二種戒, 卽五戒與八戒. 五戒是盡形壽之戒, 八戒只是一日一夜之戒. →948
【齋戒】淸除心的不淨叫做齋, 禁身的過非叫做戒, 齋戒就是守戒以屛絶一切嗜欲的意思. →508
【財供養】三供養之一, 卽以世間的財寶去供養諸佛菩薩. →632
【齋法】過午不食的行法. →509
【齋非時】午前之食叫做時, 午後之食叫做非時. →511
【財施】三施之一, 卽以財物救濟他人, 其中有內財與外財的分別, 外財是金銀․財寶․衣服․飮食․田地․房屋․妻妾․兒女․奴婢․牲畜等身外之物;內財是頭目․皮骨․牙髮․唇舌․手足․腦髓等我們身體上的東西. →631
【齋時】齋食之時, 卽淸晨至正午之間. →510
【齋月】正月․五月․九月等三個月, 諸天下降巡視人間, 是最宜持齋及小心惡事的月份, 謂之三長齋月. →506
【在纏】在纏眞如的簡稱, 卽眞如法性之理隱藏於煩惱纏縛之中. →947
【齋主】布施齋食的施主. →507
【齋七】人死後七七日的齋會. →505
【著】纏愛不捨的意思, 如愛著, 執著, 貪著. →4752
【著法】在因緣生的事物上, 執著有事物的實體存在. →4754
【著我】在五蘊假合的身上, 執著有一個實我. →4753
【寂】又叫做滅, 涅槃的別名. →723
【寂念】寂靜的念慮, 卽禪定. →724
【寂滅】涅槃. →730
【寂滅道場】化身佛證有餘涅槃的道場, 如釋尊在摩竭陀國伽耶山附近菩提迦耶菩提樹下之金剛座是. →734
【寂滅無二】涅槃離一切差別之相, 故謂之寂滅無二. →732
【寂滅相】涅槃的境界不著一切之相, 故云寂滅相. 智度論說 : 「涅槃卽是寂滅相.」→731
【寂滅爲樂】生死是苦, 寂滅卽是樂. →733
【寂常】無煩惱叫做寂, 無生滅叫做常, 寂常就是涅槃的道理. →725
【寂然】寂靜無事的狀態. →728
【寂然界】二乘人所證得的涅槃境界. →729
【寂靜】脫離一切之煩惱叫做寂, 杜絶一切之苦患叫做靜, 寂靜卽涅槃的道理. →727
【寂種】歡喜涅槃寂滅的種性, 如聲聞緣覺乘之行人是. →726
【電】金剛經六喩之一. 電之爲物, 忽生忽滅, 以喩世相之無常迅速. →4844
【纏】煩惱的別名, 因煩惱能纏縛人們的身心, 使不得自在. →5736
【纏蓋】纏與蓋. 纏與蓋都是煩惱的別名, 纏有十纏, 蓋有五蓋. →5739
【傳戒】傳授戒法. →4535
【電光石火】(喩)焂忽消失. →4845
【電光朝露】(喩)身體之無常. →4846
【前念】指過去的意念, 未來的意念則叫做後念. →3152
【顚倒】倒見事理的意思, 如以無常爲常, 以苦爲樂等是. →629
【顚倒心】心思不定, 顚顚倒倒, 亂轉念頭. →630
【傳燈】傳法於他人, 如燈燈相傳, 心心相印. →4536
【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 或輪王, 爲世間第一有福之人, 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 統轄四天下. 有四種福報 : 一․大富, 珍寶․財物․田宅等衆多, 爲天下第一;二․形貌莊嚴端正, 具三十二相;三․身體健康無病, 安穩快樂;四․壽命長遠, 爲天下第一. 轉輪王出現時, 天下太平, 人民安樂, 沒有天災人禍. 此乃由過去生中, 多修福業, 可惜不修出世慧業, 所以僅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 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參考輪王條. →5552
【轉輪王】見轉輪聖王條. →5551
【纏眠】纏指現行, 眠指種子. →5737
【纏縛】十纏和四縛. 纏縛是指一切的煩惱, 因煩惱能纏縛衆生於三界六道之中. →5738
【轉法輪】指佛說法. 佛的敎法, 如車輪旋轉, 能轉凡成聖, 能碾摧一切的煩惱, 叫做法輪, 佛說法, 度衆生卽叫做轉法輪. →5550
【前佛後佛】前佛是指釋迦佛, 後佛是指彌勒佛. →3154
【轉四諦法輪】佛說四聖諦, 敎小乘人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使之證聲聞四果. →5555
【轉識】1․唯識論說八識中的第八阿賴耶識爲本識, 其餘七識都叫做轉識, 因由第八識轉生. 2․轉有漏的八識而成爲無漏的四智. 見轉識成智條. →5553
【轉識成智】轉凡夫有漏的八識成爲佛的四智, 卽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 轉第七識爲平等性智, 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 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 →5554
【傳心】見以心傳心條. →4534
【轉語】參禪參到進退維谷處, 請人代下一語, 以爲撥轉, 而得轉身自在, 乃至於轉迷開悟. →5549
【展轉食】吃了一次正餐, 移位再吃, 叫做展轉食, 佛制不許. →3652
【前塵】過去的事情. →3153
【絶待】絶諸對待. 對待是兩方並峙的意思, 如黑白․大小․善惡等是. 絶待是眞如平等, 無法可得, 故絶諸對待, 簡稱絶待. →4061
【折伏攝受】折伏惡人, 攝受善人, 此二門乃是佛道大綱, 折伏是配智慧門, 攝受是配慈悲門. →2451
【漸敎】由淺入深的敎法, 如先說小乘然後才說大乘是. →4993
【漸斷】逐漸的斷除. →4994
【漸頓敎】漸敎與頓敎. 漸敎是由淺入深逐漸成功的敎法;頓敎是立刻速成的敎法. 在天台化儀四敎中, 藏通別三敎屬漸敎, 圓敎屬頓敎. →4996
【漸悟】逐漸覺悟. 見二悟條. →4992
【漸次觀】天台宗三種止觀之一, 卽先修數息觀, 漸進而修至極的實相觀. →4995
【接善戒】與攝善法戒同. 見三聚戒條. →3777
【接足作禮】仰掌承接尊者的兩足而作禮. →3778
【定】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 →2788
【正覺】1․眞正的覺悟. 2․成佛叫做正覺. →1786
【正覺華】指極樂世界的蓮華, 因依阿彌陀佛的正覺而成, 所以叫做正覺華. →1787
【淨居天】在色界四禪之最高處, 有五重天, 爲證得不還果的聖者所生之處, 因無外道雜居, 故名淨居. 這五重天是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889
【正見】正確的見解, 亦卽離諸邪痴顚倒的如實知見, 是八正道之一. →1779
【淨戒】淸淨的戒行. →868
【定共戒】二戒之一. 見二戒條. →2810
【正果】學佛人精修有得, 叫做證果, 因與外道的證果有別, 所以叫做正果. 果是形容好像果子一樣的成熟. →1776
【淨觀】淸淨的觀法, 如淨土之十六觀是. →877
【定光】佛名. 見定光佛條. →2801
【頂光】佛菩薩頭頂上的圓光. →4052
【定光佛】燃燈佛. 釋迦佛在因位時曾買五朵花奉獻給此佛, 因而獲得未來成佛的記別. →2802
【頂光化佛】佛頭頂上圓光所變化出來的佛. →4053
【淨口業眞言】卽「修唎修唎, 摩訶修唎, 修修唎, 薩婆訶.」十四字. →894
【定根】禪定能生一切的功德, 故名根, 爲五根之一. →2793
【正勤】卽正精進. →1783
【正念】正確的念頭, 亦卽時常憶念正道, 不使思想行爲有錯誤, 是八正道之一. →1784
【定答】非常肯定的答案, 爲四種問答之一. →2797
【淨德】四德之一. 見四德條. →875
【正等覺】眞正普遍平等的覺悟, 亦卽佛的覺悟. →1799
【正等正覺】梵語三藐三菩提, 華譯爲正等正覺, 卽眞正平等的覺悟的意思. →1800
【靜慮】靜坐思惟, 亦卽禪定. →349
【定力】禪定的力量, 能破除一切的亂想, 爲五力之一. →2789
【靜力】靜慮的力量, 亦卽禪定的力量. →348
【頂禮】頭頂著地禮拜於尊者之前, 是一種最敬禮節. →4051
【淨琉璃世界】藥師如來的淨土. →893
【淨琉璃淨土】藥師琉璃光如來所住的國土, 在東方. →892
【定異】在差別的因果中, 互爲差別, 而不相混亂, 叫做定異. →2796
【淨命】1․淸淨的生活, 如比丘離四種的邪命而生活是, 亦卽八正道中之正命. 2․以淸淨之心爲生命. →872
【淨名】見淨名居士條. →884
【淨名居士】維摩詰居士. 維摩詰華譯卽是淨名. →885
【淨妙】淸淨美妙. →865
【定門】定慧二門之一. 見二門條. →2791
【淨飯王】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國王, 亦卽釋尊的父親. →891
【淨髮】僧人剃頭. 僧人例必每半個月要淨髮一次. →876
【淨邦】淨土. →869
【正法】1․眞理的道法. 2․正法時期. 見正像末條. →1788
【頂法】又名頂位, 四善根之一. 見四善根條. →4049
【淨法界】又名淸淨法界, 卽眞如的境界. →888
【正法輪】指眞理的敎法, 亦卽如來所說的敎法. →1791
【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過去成佛時的名字. →1793
【正法壽】正法的壽命. →1790
【正法眼藏】佛的心眼徹見正法, 名正法眼, 深廣而萬德含藏, 叫做藏. 正法眼藏, 是禪宗用來稱其敎外別傳的心印. →1792
【正法依】佛的尊號, 因佛能以正法向衆生宣說, 爲正法之所依. →1789
【正報】指衆生的身體, 因衆生的身體是依過去的業因而召感得來的果報正體, 爲二報之一. →1778
【淨佛】究竟的眞佛. →866
【精舍】寺院的別名. →5032
【正士】修行正法之士, 卽菩薩. →1773
【正思惟】正確的思考, 亦卽思考四諦的道理, 以引發正當的欲念, 明瞭世出世間的因果, 斷集證滅, 離苦得樂, 是八正道之一. →1794
【定散】定者禪定, 心常住於一境;散者散亂, 心常攀緣於六塵之境. →2794
【定相】1․常住不變的形相. 2․入定的相狀. →2792
【頂相】如來的頭頂上有肉髻, 一切人天不能見, 故名無見頂相, 爲三十二相之一. →4050
【正像末】佛法共分爲三個時期, 卽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 釋尊法運期限, 各經所載不同, 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 像法一千年, 末法一萬年之說. 正法時期, 正者証也, 佛雖滅度, 法儀未改, 有敎, 有行, 有証果者, 是名正法時期;像法時期, 像者似也, 此時期, 有敎, 有行, 但証果的人已經很少;末法時期, 末者微也, 此時期轉爲微末, 只有敎而無行, 更無證果者. →1796
【淨色根】又叫做勝義根, 乃五根的實體, 依之則有發識取境的作用, 爲四大種所成, 今所謂之神經, 彷彿似之. →890
【定性】指只有聲聞或緣覺或菩薩之一種種子的衆生, 如果兼具二種或三種之種子的衆生則叫做不定性, 如果完全沒有三乘之無漏種子, 而只有人天之有漏種子的衆生又叫做無種性. →2803
【定性聲聞】法相宗所立五種性之一. 見五種性條. →2806
【定性緣覺】法相宗所立五種性之一. 見五種性條. →2805
【定性二乘】定性聲聞與定性緣覺. →2804
【定性喜樂地】三界九地之一, 卽色界之第二禪天, 因此地的天人, 住於殊勝美妙的禪定之中, 因而生起心識的喜樂, 故名. →2807
【定水】(喩)定心湛然, 猶如止水. →2790
【正受】想心都息, 緣慮並亡, 與三昧相應的禪定, 叫做正受. →1777
【淨施】二種布施之一. →873
【淨心】自性淸淨心. →863
【停心】卽五停心觀. →3675
【淨眼】淸淨的法眼. →886
【淨眼三昧】一心觀想梵釋諸天的淸淨身體, 叫做淨眼三昧. →887
【正語】正確的言語, 亦卽對人常說眞誠和善的話, 是八正道之一. →1781
【淨業】1․淸淨的善業. 2․修往生淨土的事業. →878
【定業】一定受報的業. 定業有善惡兩種, 善的定業, 定受樂果, 惡的定業, 定受苦果. →2798
【正業】正當的行業, 以正當的行業來維持生命, 不做不道德的事業, 是八正道之一. →1782
【淨業正因】觀無量壽經說修淨業正主的因有三種, 第一種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879
【淨域】諸佛的淨土. →874
【正欲】又名正思惟. 見正思惟條. →1780
【頂位】見頂法條. →4048
【淨因】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業叫淨業, 淨因就是修這種淨業的因. →864
【正因】主要的原因叫做正因, 若是次要的助力則叫做緣因. →1775
【正定】正確的禪定, 亦卽把心安住於一境, 不亂不動, 是八正道之一. →1785
【正精進】正確的努力, 亦卽努力修善斷惡, 爲八正道之一. →1795
【淨宗】淨土宗的簡稱. →870
【淨住】寺的十種名稱之一. →867
【定智】禪定與智慧. →2795
【精進】又叫做勤, 卽努力向善向上. →5033
【精進覺支】見七覺分條. →5035
【精進根】五根之一. →5034
【精進如意足】四如意足之一. →5036
【精進波羅蜜】又名勤波羅蜜, 見六波羅蜜條. →5037
【淨刹】淸淨的佛刹. →871
【定聚】三聚之一. →2799
【淨土】聖人所住的國土, 因這種國土沒有五濁的垢染, 所以叫做淨土. →880
【淨土三部經】見三部經條. →883
【淨土宗】又名蓮宗, 或念佛宗, 以普賢菩薩爲初祖, 主張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881
【淨土七經】淨土宗所依持的七部經典, 卽無量淸淨平等覺經․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鼓音聲三陀羅尼經. →882
【正徧覺】眞正普遍的覺悟, 與正徧智同義. →1798
【正徧智】又名正徧知, 卽眞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 是佛十號之一. →1797
【定學】禪定之學, 爲三學之一. →2800
【正行】做主要的功夫叫做正行, 若做幇助的功夫則叫做助行. →1774
【定慧】禪定與智慧, 亦卽三學中之二學. 收攝散亂的心意爲定;觀察照了一切的事理爲慧. →2808
【定慧二乘】以定慧二種法來配於吾人的左右手, 左手爲定手, 右手爲慧手. →2809
【諸見】一切的邪見. →5296
【制戒】佛對弟子們所制訂的戒律. →2707
【制敎】制止罪惡的敎法, 亦卽戒律. →2709
【諸漏】一切的煩惱. 漏卽煩惱的別名. →5301
【濟度】以佛法救濟超度衆生. →5429
【第六識】卽意識. →3995
【第六陰】五陰之外, 無第六陰, 第六陰者, 有名無實的意思. →3994
【第六意識】八識中意識居於第六, 故名第六意識. →3996
【第六天】欲界天共有六重, 他化自在天位於第六, 故名第六天. →3993
【帝網】懸於帝釋天宮的寶網. →3179
【帝網天珠】帝釋懸寶珠網以裝飾宮殿, 這些寶珠的光明互相輝映, 一珠現一切珠影, 一切珠盡現一珠之中, 各各如是, 重重影現. →3180
【制門】制止罪惡之門. 如來悲德所垂, 五逆十惡一律攝受, 是爲化門;如來智德所發, 制止諸惡, 毫無容赦, 是爲制門. 以上二門也就是化制二敎. →2708
【諸法】指森羅萬象的一切事物. →5305
【諸法無相】謂諸法都是因緣假合而生, 無一定的形相. →5310
【諸法無我】三法印之一. 見三法印條. →5309
【諸法實相】又名眞如․法性․實際等, 卽一切事物的眞相或眞理. →5308
【諸法因緣生】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 →5311
【諸法寂滅相】諸法的實相, 是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所以叫做寂滅相. →5312
【諸法眞如】以法空觀, 觀法空之後, 所得的眞如, 叫法空眞如, 若觀諸法皆空, 卽得諸法眞如. →5306
【諸法畢竟空】有爲無爲諸法畢竟空無的意思. 有爲法乃因緣所生, 只有假相幻用, 空無自性, 故畢竟空, 無爲法連假相幻用都無, 是智觀上假說名義, 所以也是畢竟空. →5313
【諸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之佛. →5304
【第四結集】見結集條. →3991
【第四禪】色界四禪天中之第四天, 也就是色界之最高處. →3990
【第三結集】見結集條. →3988
【第三果】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 卽不還果. →3985
【第三能變】眼等六識的別名. →3989
【第三禪】色界四禪天中之第三禪天, 此中共有三天, 卽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3986
【第三時敎】見三時敎條. →3987
【第三地】把見諦以上的菩薩的階位分爲十地, 第三地就是發光地. →3984
【諸相】一切事物的形相. →5300
【諸上善人】許多上等的善人. →5314
【帝釋】忉利天的天主, 俗稱爲玉皇大帝. →3178
【濟世】救濟世人. →5428
【諸受】苦樂捨等一切感受. →5299
【第五大】一切色法只有地水火風四大, 四大之外, 無第五大, 第五大者, 有名無實的意思. →3992
【諸蘊】指色受想行識五蘊. 見五蘊條. →5303
【諸有】一切之有. 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別. →5297
【第二結集】見結集條. →3982
【第二果】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 卽一來果. →3979
【第二能變】末那識的別名. 把八識分爲三種, 第八阿賴耶識爲初能變, 第七末那識爲第二能變, 其餘六識爲第三能變. 心識對於所變之境叫做能變. →3983
【第二禪】色界四禪天中之第二禪天. 劫末之大水災, 到此爲止. →3980
【第二時敎】見三時敎條. →3981
【第一結集】見結集條. →3977
【第一乘】大乘的別名. →3972
【第一時敎】三時敎之第一. 見三時敎條. →3978
【第一義】至高無上的眞理. →3973
【第一義空】指大乘至極的涅槃, 因大乘的涅槃與小乘的涅槃不同, 小乘的涅槃偏眞但空, 大乘則連空亦空, 爲中道實相之空, 故名第一義. →3974
【第一義觀】天台三觀中中觀的別名. →3976
【第一義諦】二諦之一, 又名眞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眞如․實相․中道․法界․眞空等, 是深妙的眞理的意思. →3975
【弟子】徒衆對老師的自稱. →2199
【諸宗】一切的宗派. →5298
【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 見二十八天條. →5295
【制聽二敎】佛所制定必當受持的法, 叫做制;聽其方便隨意執行的法, 叫做聽. 故制法若不實行必有罪, 聽法不實行也不爲罪. →2710
【諸趣】六道的意思. →5302
【第七識】又名末那識, 爲我法二執的根本. →3997
【提婆達多】人名, 爲斛飯王之子, 阿難之兄, 佛的徒弟. 出家學神通, 身具三十相, 誦六萬法藏, 其本地爲深位的菩薩, 釋尊在法華會上, 述往世爲棄位國王, 提婆達多爲仙人, 使他具足一切佛法, 至於成佛. →4531
【第八識】卽阿賴耶識, 華譯爲藏識, 因它能含藏諸法的種子. →3998
【諸行無常】三法印之一. 見三印條. →5315
【醍醐】經過多次製煉的乳酪, 味中第一, 也可作藥用醫衆病, 在涅槃經中, 把它比喩佛性, 是五味之一. →5320
【醍醐經】天台宗說法華涅槃二經是醍醐味的經典. →5322
【醍醐味】五味之一. 見五味條. →5321
【曹溪】禪宗六祖惠能, 在廣東韶州府曹溪, 說法渡生, 後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 →4039
【調御師】佛的別名. 見調御丈夫條. →5208
【調御丈夫】佛十號之一, 佛能調御一切可度的丈夫, 使他們發心修道. →5209
【尊儀】尊貴的儀容, 指佛菩薩的相貌. →126
【尊者】1․智德具尊的人. 2․阿羅漢的尊稱. →125
【尊特】尊貴特別. →127
【尊特身】尊貴特別的身體, 指佛的報身. →128
【從假入空觀】天台宗的觀法, 謂菩薩先修假觀, 了知幻相假有不實, 終歸於空, 不落執情, 雖廣度衆生, 而實無有衆生得滅度. →3760
【種覺】佛證一切種智之後, 便能大覺圓滿, 故名種覺. →5023
【從空入假觀】天台宗的觀法, 菩薩先修空觀, 了知諸法皆空, 不墮執障;次觀諸法雖空, 幻相歷然不無, 因果業報不失, 故能從空出假, 作諸佛事, 廣度衆生, 是爲從空入假觀. →3759
【終敎】賢首五敎之一. 見五敎條. →4002
【宗門】專講禪宗的法門. 其他法門, 像天台宗, 淨土宗, 法相宗, 都叫敎門. →2785
【宗門禪】禪宗所傳的禪法. →2786
【宗密】人名, 又稱圭峰法師, 爲華嚴宗之第五祖. →2784
【種性】各種的根性. →5020
【宗乘】各宗所弘揚的宗義和敎典. →2783
【種識】種子識的簡稱, 是第八識的別名. →5022
【宗因喩】因明之三支. 見三支條. →2787
【種子】法相宗將阿賴耶識中, 能生一切法的功能, 叫做種子, 說它好像植物的種子能開花結果. →5024
【種子識】阿賴耶識的別名. →5025
【種種界智力】十力之一. →5026
【種種勝解智力】十力之一. →5027
【種智】一切種智的簡稱. 見一切種智條. →5021
【宗趣】宗旨和趣向. →2782
【宗派】宗敎的支派. →2781
【宗風】一宗的風化. →2780
【坐】四威儀之一, 卽端身正坐的儀相. →2340
【坐具】坐臥的器具. →2341
【坐禪】靜坐修禪. 禪者, 梵語禪那的簡稱, 華譯爲靜慮, 卽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見性的行法. →2343
【坐禪十種行】坐禪的十種行法, 卽一․命觀處明淨;二․徧起看諸根;三․曉了於相;四․制令心調;五․折伏懈怠;六․心無味著;七․心歡喜;八․心定成捨;九․近學定人;十․樂著安定. →2344
【坐夏】安居的別名, 卽在夏季裡靜坐以修行佛法. →2342
【罪根】罪惡的根本, 卽無明. →4720
【罪報】罪惡的報應, 卽苦果. →4721
【罪福】罪與福. 五逆十惡等是罪, 五戒十善等是福. 罪有苦報, 福有樂果. →4722
【罪性】罪業的本性. 罪業的本性空而不可得. →4719
【罪障】罪惡是獲得樂果的障礙. →4723
【咒】梵語陀羅尼, 華譯爲咒, 卽佛菩薩從禪定中所發出來的秘密語. →748
【住劫】四中劫之一. →2209
【住果】安住於所證得的果位. →2210
【住相】四相之一. 見四相條. →2211
【住心】安住於道的心. 見十住心條. →2208
【咒心】咒語的精要. 心就是精要的意思. →749
【咒願】唱法語以願求施主或是先亡福利. →750
【主宰】我的意思. 唯識論說 : 「我謂主宰」. →521
【住持】1․安住於世界以保持佛法. 2․主持寺院的和尙. →2212
【住持三寶】佛滅後安住於世界上保持佛法的三寶, 木雕泥塑紙畫的佛像, 卽住持佛寶, 三藏經典, 卽住持法寶, 剃髮染衣的比丘, 卽住持僧寶. →2213
【周遍法界】謂法身的功德充滿於無邊的法界. →746
【周遍含容觀】華嚴宗法界三觀之一. 見三觀條. →747
【竹林精舍】又名竹園, 爲頻婆娑羅王建築以供佛說法的道場, 在王舍城, 也是佛敎史上的第一座寺廟. →2120
【竹園】竹林精舍. →2119
【遵式】宋慈雲懺主的名字. 見慈雲條. →5289
【準提菩薩】準提華譯爲淸淨, 讚歎心性淸淨之稱, 禪宗以爲觀音部的一尊, 東密以爲六觀音之一, 現三目十八臂形像. →4869
【中劫】二十小劫爲一中劫. 見一中劫條. →1190
【重空觀】重空是空之又空, 重空觀就是空之又空的觀法. →3360
【中觀】觀想中諦之道理, 爲三觀之一. →1192
【重關】悟道的難關. →3359
【中道】不偏於空, 也不偏於有, 非空非有, 亦空亦有, 不落二邊, 圓融無礙, 謂之中道. 法相以唯識爲中道, 三論以八不爲中道, 天台以實相爲中道, 華嚴以法界爲中道. →1194
【中道觀】觀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觀法, 爲天台三觀之一. →1195
【中道實相】諸法非空非有, 亦空亦有, 不落二邊, 圓融無礙, 叫做中道實相. →1197
【中道義】中道的勝義, 卽離互相對立的二邊, 連中亦不要, 絶諸對待的勝義. →1196
【中道第一義諦】簡稱中諦, 卽有就是空, 空也就是有, 圓融而無礙, 不偏於一邊. →1198
【重複衣】僧伽梨的別名. →3361
【重山】(喩)煩惱厚重如山. →3354
【衆生】又名有情, 卽一切有情識的動物. 集衆緣所生, 名爲衆生, 又歷衆多生死, 名爲衆生, 十法界中, 除佛之外, 九界有情, 皆名衆生. →4409
【衆生見】執著衆生實有的妄見, 是我見的別名. →4411
【衆生界】十界之中, 除去佛界, 其他九界都叫做衆生界. →4412
【衆生無邊誓願度】四弘誓願之一. 見四弘誓願條. →4418
【衆生相】四相之一. 見四相條. →4414
【衆生相續】三相續之一. 見三相續條. →4415
【衆生世間】三世間之一. 見三世間條. →4417
【衆生心】一切衆生所有的心. 衆生心約有二種, 卽眞心與妄心. 見二心條. →4410
【衆生緣慈】三慈之一. 見三慈條. →4416
【衆生恩】四恩之一. 見四恩條. →4413
【重誓】又叫做重願, 卽很深重的誓願. →3358
【重頌】十二分敎之一. →3356
【中隨煩惱】卽無慚(不自慚恥對不住自己)無愧(不自羞愧對不住他人)二種煩惱, 此二種煩惱是隨逐六根本煩惱而起的枝末煩惱, 因其遍於所有惡性之心, 凡作惡事皆有此二心, 範圍比小隨煩惱大, 所以叫做中隨. →1203
【重如】卽如如. 至高無上的智叫做智智, 至高無上的理叫做如如. 見如如條. →3355
【重緣心】我們的心若是忽然的生起而攀緣善惡的境界, 叫做獨頭心, 若是相續而且攀緣前有之念, 卽叫做重緣心. →3362
【中有】又名中陰. 見中陰身條. →1189
【中陰】又名中有. 見中陰身條. →1199
【中陰了生】人死之後, 尙未投生, 於中陰中, 就能了知它將來托生之處了. →1201
【中陰身】又名中有, 卽人死後尙未投胎之前, 有一個由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 此化生身卽是中陰身. 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 每七天一生死, 經過七番生死, 等待業緣的安排, 而去投生. →1200
【重障】很厚重的障礙. 衆生有三種很厚重的障礙以致不能成佛, 那就是惑障․業障․報障. 惑障卽一切之無明煩惱, 業障指五逆十惡等, 報障指三途八難等. →3357
【中尊】位在中央的尊體. →1191
【中千世界】見大千世界條. →1202
【中諦】天台宗所立三諦之一. →1193
【衆合地獄】八熱地獄之第三. →4419
【中後不食】中午之後不再吃東西. →1204
【卽】融和不二不離的意思, 如煩惱卽菩提, 生死卽涅槃是. →155
【卽假】圓敎的假諦, 乃空中二諦相卽之假, 故云卽假, 以別於別敎之假諦. →157
【卽空】一切法不是滅了之後才空, 而是其自性本來就是空, 叫做卽空. 心經說 : 「色卽是空」. →159
【卽空卽假卽中】天台所立之三觀. 見三觀條. →160
【卽離】卽與離. 事理不二叫做卽, 事理差別叫做離. →156
【卽事而眞】謂事理本來不二, 在淺近的事相上, 就已具有最深妙的眞理. →166
【卽身成佛】卽身修行卽身就可以成佛. 密宗說三密加持相應, 可以卽身成佛. →165
【卽心念佛】念自己心中的佛的意思. 人們的心性周遍法界, 本來是淸淨之佛體, 但爲無明所覆蓋, 不能顯現, 不顯現所以才與彌陀相隔十萬億佛土, 若顯現卽得己身之淨土, 此心便是彌陀. →163
【卽心是佛】與卽心卽佛同義. →162
【卽心卽佛】又作卽心是佛, 或卽心成佛, 是此心就是佛的意思. →161
【卽有卽空】謂一切有爲法, 其自性本來就是空, 不是經過壞滅法之後才是空. →164
【卽中】圓敎的中諦, 乃空假二諦相卽之中, 故云卽中, 以別於別敎之中諦. →158
【證】卽證果, 亦卽一般人所說的開悟或得道. →5583
【證覺】證是證得妙道, 覺是覺悟眞理. →5588
【增劫】人壽由十歲起, 每百年增一歲, 增至八萬四千歲之間, 叫做增劫. →081
【證果】卽一般人所說的開悟或得道. →5585
【證大菩提】謂證得佛的正覺. 佛的正覺卽叫做大菩提. →5592
【證滿成佛】四滿成佛之一. →5593
【證法】俱舍論所說敎證二法之一, 卽證悟各種果位的道法. →5584
【增悲】在菩薩的種性中, 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種, 速斷煩惱而證佛果, 叫做智增, 不斷煩惱而永利衆生, 叫做悲增. 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082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勢. →083
【增上戒學】卽戒學, 三學之一. →088
【增上慢】見七慢條. →085
【增上心】1․强盛的心. 2․定心的別名, 因定心的勢力很强盛. →086
【增上心學】卽定學, 三學之一. →087
【增上緣】見四緣條. →084
【增上慧學】卽慧學, 三學之一. →089
【證信序】每部經的通序, 用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以証明此經是佛親說, 並非僞品. →5591
【證悟】證知悟解. →5586
【證入】證得妙道而入於眞理. →5589
【證入成佛】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之一. 見三生成佛條. →5590
【增長】增進長大. →090
【增長廣目】增長天與廣目天. →092
【增長天】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 見四天王條. →091
【證智】指菩薩於初地時證悟中道之理的無漏正智. →5587
【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4174
【止】定的意思, 禪定的別名. →1122
【地居天】依地面而居的天. 在三界二十八天中, 只有欲界的四王天與忉利天是依著須彌山的地界而居, 稱爲地居天, 夜摩天以上, 都是凌空而處, 故名空居天. →934
【知見】1․知識與見解. 2․眞知灼見. →2935
【智境】智與境. 智是能觀的心;境是所對的法. →4191
【智境冥一】謂能觀的眞智與所觀的眞理, 冥合一致. →4192
【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3224
【持戒波羅蜜】六度之一. 見六度條. →3225
【知苦斷集】苦是指四聖諦中的苦諦, 卽生死的果報, 集是指四聖諦中的集諦, 卽煩惱的惡業, 知苦斷集是說知道了生死的痛苦之後, 就應該把招集煩惱的惡業斷除. →2942
【智果】涅槃爲斷果, 菩提爲智果. →4177
【止觀】止與觀. 止是止息一切妄念, 觀是觀察一切眞理. 止屬於定, 觀屬於慧, 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 →1126
【止觀法門】止是定的意思, 觀是慧的意思, 所以止觀法門, 就是修定慧的法門. →1129
【止觀十觀】陰界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慢․二乘․菩薩. →1128
【止觀宗】天台宗的別名, 因天台宗是以止觀爲主要的修法. →1127
【智光】智慧的光芒. →4176
【至敎量】又名聖敎量․正敎量․聲量等, 爲三量之一. 見三量條. →2159
【知根無所畏】菩薩四無所畏之一, 卽菩薩知道衆生的根基, 能夠對機說法而無所怖畏. →2943
【持念】受持和憶念正法, 使不忘失. →3219
【知論】大智度論的別名. →2937
【智斷】智德與斷德. 明白眞理名智德, 斷盡煩惱名斷德, 亦卽菩提與涅槃. →4186
【地大】地以堅爲性, 以能持爲用, 而且周遍於一切物質, 所以叫做大. 四大之一. →925
【智德】1․諸佛三德之一. 見三德條. 2․智慧與德行. →4185
【至德具足益】謂信仰阿彌陀佛而念佛的人, 現世就能具足無上的功德. →2160
【智度】六度之一, 卽般若波羅蜜. →4179
【地動三因】大地震動的三種原因. 般泥洹經謂 : 「一者地依水, 水依風, 風依空, 大風起時, 水擾地動;二者得道之沙門, 反神妙之天現感應, 故動;三佛成道時動.」→944
【地動七因】佛欲說法時地動的七種原因, 卽爲使諸魔怖․爲使衆生心不散亂․爲使放逸者生覺知․爲使衆生覺悟微妙法相․爲使衆生觀佛之說法遍一切智․爲使根熟之衆生得解脫․爲使隨順而問正義. →945
【地動八緣】大地震動的八種因緣, 卽風水輪動時․菩薩處母胎時․菩薩成道時․佛涅槃時․比丘現神通時․諸天來佛所現梵王或帝釋形時, 飢饉刀兵之災將起時. →946
【地輪】五輪之一, 依俱舍論說, 地輪之下有金輪, 金輪是指世界初凝結時一些固體的物質, 亦名金剛輪, 金剛義卽堅固. 到金剛輪的邊際, 就是廣大的地輪了. →927
【枝末無明】從根本無明所生的隨煩惱. →925
【枝末法輪】三轉法輪之一. →924
【持明】1․卽陀羅尼, 亦卽眞言. 2․受持眞言的意思. →3218
【持名】執持名號, 卽念誦佛的名字. →3217
【智母】智慧之母. 與覺母同義. →4175
【智目行足】智解在目, 修行在足. →4203
【智門】佛敎有智悲二門, 凡是自利的德行叫做智門, 一切利他的德行叫做悲門. →4178
【持犯】持戒與犯戒. 持戒就是持戒律;犯戒就是犯了戒律. →3216
【止犯】止是停止, 犯是不作善法, 停止不作善法, 叫做止犯. →1123
【知法】在顯敎是指能了知各種經典意義的人, 在密敎是指能了知秘密之事相的人. →2936
【地上】菩薩由凡夫修行成佛要經過歡喜地等十地才能達到佛果, 初地以上叫做地上, 初地以前叫做地前, 地前是屬於凡夫菩薩, 地上是屬於法身菩薩. →929
【智相】智慧的相狀, 亦卽佛的光明, 因佛的光明是佛智顯現於外的相狀. →4189
【地上菩薩】十地位上的菩薩. →930
【智相三昧】生眞實智慧的三昧. →4190
【持素】受持素食, 亦卽不食肉. →3221
【持誦】受持誦讀經典或是眞言. →3222
【地水火風】見四大條. →938
【地水火風空】見五大條. →939
【地水火風空識】見六大條. →940
【地水火風空識見】見七大條. →941
【持息觀】五停心觀中的數息觀. →3226
【知息長短】十六特勝之一. →2940
【知息出】十六特勝之一. →2939
【知息徧身】十六特勝之一. →2941
【智眼】智慧之眼, 能徹見眞理. →4183
【地獄】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 因其位置在地下, 故名地獄. 分爲三類 : 一名根本地獄, 有八熱及八寒之別, 是爲十六大地獄. 二名近邊地獄, 卽八熱四門的十六遊增地獄. 三名孤獨地獄, 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 場所無定, 爲各人別業所惑, 因此苦報及壽命, 亦各不同, 若論受苦, 根本最甚, 近邊次之, 孤獨又次之. 2․凡所處的地方, 只有苦受而沒有喜樂的環境, 皆可比喩爲地獄. →931
【地獄道】六道之一, 爲罪惡衆生死後墮落的地方. →932
【地獄趣】六趣之一, 爲罪惡衆生死後所趣向之處. 與地獄道同義. →933
【智旭】人名, 字蕅益, 自號八不道人, 初學儒, 作闢佛論數十篇, 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著作後, 取論燒掉, 後來出家入徑山參禪, 融會性相二宗, 扶戒律, 修淨土, 著淨土十要, 作願文, 及求生淨土偈, 寂年五十七. →4181
【持律】受持戒律. →3220
【智顗】智者大師. 他在天台山創立天台宗, 世稱天台大師. →4187
【智者】天台大師智顗的德號. →4180
【地藏】菩薩名, 因他安忍不動如大地, 靜慮深密如秘藏, 故名地藏. 此菩薩在釋尊滅度以後, 彌勒未生以前, 擔負救度衆生的重任. 而且常住地獄拔苦, 因有「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之願, 故以大願著稱. →928
【智藏】智慧廣大, 含藏一切諸法. →4201
【智藏海】(喩)智藏深廣如海. →4202
【持齋】過了正午不食叫做齋, 持齋就是受持齋法. →3223
【地前】初地以前. 地前是凡夫菩薩, 要到地上才是法身菩薩. →935
【地前菩薩】見地前三賢條. →937
【地前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諸位菩薩, 因只斷見思惑尙有塵沙無明惑在, 未入十地聖位, 故稱三賢, 或地前菩薩. →936
【知足天】兜率天的別名, 亦卽彌勒的淨土. →2938
【地種】凡具有堅性的物質都屬於地, 因這種堅性周遍於一切物質, 而且能造作一切的物質, 所以叫做大種. 四大種之一. →926
【智證】以智慧證悟涅槃. →4188
【止持】止作二持之一. 見二持條. →1124
【智智】智中之智, 亦卽佛之一切智. →4184
【止持戒】制止罪惡行爲的戒法, 如五戒八戒等是. →1125
【地波羅蜜】菩薩在十地時所修的十種波羅蜜. →943
【智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 →4204
【地行羅刹】在地面上行動的羅刹鬼. →942
【智海】智慧廣大如海. →4182
【智慧】智與慧. 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瞭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4193
【智慧劍】(喩)智慧能斷除煩惱和生死, 好像利劍能切斷東西一樣. →4196
【智慧觀照】以智慧來照察事理, 破諸迷惑. →4199
【智慧光】阿彌陀佛十二光之一. 見十二光佛條. →4197
【智慧光佛】阿彌陀佛的別名. →4198
【智慧燈】(喩)智慧能破除愚痴, 好像燈光能破除黑暗一樣. →4195
【智慧門】進入智慧的門戶. →4194
【智慧波羅蜜】六波羅之一. 見六波羅條. →4200
【直了】直下了悟, 也就是當下頓悟的意思. →2685
【直心】正直而無諂曲的心. →2934
【瞋】惱怒打罵傷害別人, 爲三毒之一. →158
【塵】指不淨和能汚濁人們眞性的一切事物, 如四塵五塵六塵等是. →4891
【眞覺】眞正究竟的覺悟, 亦卽佛的覺悟. →3538
【塵劫】塵點劫的簡稱. 見塵點劫條. →4899
【眞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識的境界, 亦卽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 叫做眞空, 這是大乘至極的眞空. →3564
【眞空觀】華嚴宗所立三觀之一. 見三觀條. →3565
【眞空妙有】非空之空, 空而不空, 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 叫做眞空;非有之有, 有而不有, 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 叫做妙有. 眞空而能生萬法, 妙有而一切皆如, 是眞空妙有的涵義. →3566
【塵垢】煩惱的通稱. →4896
【進具】謂沙彌的年紀滿二十歲時, 就可以進一步的受持比丘的具足戒. →4488
【塵勞】心勞塵境, 是煩惱的別名. →4897
【眞堂】禪家安置祖師眞像的廳堂. →3529
【塵道】1․指穢土. 2․依華嚴敎之意, 塵卽微塵, 於十方虛空界之每一微塵中都含有世界, 叫做塵道世界. →4898
【瞋毒】三毒之一. →161
【眞理】永眞實不變的道理. →3530
【眞妄】1․眞實和虛妄. 不假叫做眞, 虛假叫做妄. 2․眞心和妄心. 見眞妄二心條. 3․因緣生的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 叫做妄法, 不生不滅之眞如, 叫做眞法. →3550
【塵妄】不淨叫做塵, 不實叫做妄, 塵妄是指一切生死的境界. →4892
【眞妄二心】眞心和妄心. 眞心是屬於本有的, 無攀緣的, 無分別的, 無變動的, 非善非惡的, 超然於境界之外的, 當吾人於無念而又非睡著時, 便是這一種心現前;妄心是屬於後天生起的, 有攀緣的, 有分別的, 常變動的, 能善能惡的, 牽拘於境界之內的, 當吾人思慮了別時, 便是這一種心現前. 楞伽經以海水與波浪比喩此眞妄二心, 海水常住不變, 如眞心, 波浪起伏無常, 如妄心. →3551
【眞無漏智】眞正無漏的智慧, 卽佛菩薩的智慧. 二乘人雖然也有無漏智, 但是他們未斷法執, 不滅所知障, 所以不是眞正的無漏智. →3570
【盡未來際】盡未來世的意思, 亦卽永恆之義. →5006
【瞋縛】三縛之一. →163
【眞法】眞如實相之法. →3562
【眞法界】眞實不虛的法界, 與眞如同義. →3563
【瞋病】三病之一. →162
【眞佛】指佛的報身與法身. →3526
【塵沙】1․(喩)數量極多, 如塵如沙. 2․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 見三惑條. →4893
【塵相】六塵之相. →4894
【眞常】眞實常在. →3532
【眞性】不假叫做眞, 不變叫做性, 此眞性卽吾人本具的淸淨心體. →3528
【眞俗】1․事理的別名. 因緣所生之事相叫做俗, 不生不滅之理體叫做眞. 2․在假空中三諦中, 假是俗, 空與中是眞. 3․世間是俗, 出世間是眞. 4․在家是俗, 出家是眞. →3567
【眞俗不二】眞諦詮空, 俗諦詮有, 性空不乖相有, 相有也不離性空, 理事無礙, 故不二. →3568
【眞識】楞伽經所說三識之一. 見三識條. →3539
【眞身】法身. 見二身條. →3560
【眞身觀】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 卽觀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之佛身. →3561
【眞心】眞實的心. →3525
【瞋心】瞋恚無忍的心, 爲三毒之一. →160
【眞我】眞正的我. 凡夫執著五蘊假合之身爲我, 其實那是妄我, 要像佛那樣具有八大自在之我, 才是眞我. →3527
【眞語】1․眞實的言語. 2․符合眞理的言語. →3536
【眞言】眞實的言語, 又是神聖的言語的意思, 爲如來三密中之語密. →3552
【眞言敎】眞言陀羅尼的敎法. →3556
【眞言秘密】眞言是如來三密中之語密, 故云眞言秘密. 秘密的意思不是秘密不肯示人, 而是法身佛的三業幽微奧妙, 不是等覺菩薩不能知曉. →3557
【眞言乘】又名神通乘. 乘眞言之敎法而到達佛地, 故名眞言乘. 因其敎法很快就能令人成佛, 故又名神通乘. →3555
【眞言心】卽阿字. 大日經說 : 「所謂阿字者, 一切眞言心, 從此遍流出無量諸眞言.」→3553
【眞言阿闍梨】密宗傳授秘法或是爲人灌頂的法師. →3558
【眞言宗】依秘密眞言而爲宗, 故名眞言宗. 又眞言屬秘密藏, 爲如來三密中之語密, 故又稱爲密宗. →3554
【眞言陀羅尼】眞言與陀羅尼. 眞言與陀羅尼, 是同體異名. →3559
【瞋恚】三毒之一. →164
【瞋恚使】五鈍使之一. →166
【瞋恚火】1․怒火. 2․(喩)怒火能將人的一切功德燒毁. →165
【眞如】眞是眞實不虛, 如是如常不變, 合眞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 謂之眞如. 又眞是眞相, 如是如此, 眞相如此, 故名眞如. 眞如是法界相性眞實如此之本來面目, 恆常如此不變不異, 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 不垢不淨, 卽無爲法. 亦卽一切衆生的自性淸淨心, 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 起信論說 : 「一切諸法, 從本已來, 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 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 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 故名眞如.」→3540
【眞如內薰】謂眞如內薰無明, 生起淨化的作用. →3546
【眞如無爲】謂眞如法性, 離於造作, 本自無爲. →3542
【眞如法身】謂法身的體性, 眞實不虛和如常不變. →3547
【眞如不變】與不變眞如同. 見二眞如條. →3545
【眞如三昧】觀察眞如無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禪定. →3541
【眞如隨緣】二眞如之一. 見二眞如條. →3543
【眞如實相】非假謂之眞, 不變謂之如, 離虛謂之實. 眞如卽一切衆生的自性淸淨心, 亦稱爲法身․如來藏․法性․佛性等. 此眞如自性, 並非虛妄, 乃係眞實之相, 故名眞如實相, 簡稱爲如實. →3548
【眞如緣起】言一切法皆依眞如之體, 因緣之用, 而起生滅之相, 若追溯其源, 則眞如不守自性, 以一念無明, 生起萬法, 故名眞如緣起. →3544
【進如意足】見四如意足條. →4489
【眞如寂滅相】眞如的本體淸靜而無妄染, 故云寂滅相. →3549
【眞應二身】眞身和應身. 見二身條. →3572
【眞人】已證得眞理的人, 指阿羅漢與佛. →3522
【眞子】如來的眞子, 卽諸菩薩. →3524
【眞寂】眞正的涅槃, 卽佛的涅槃. →3533
【眞詮】顯示眞理的文句. →3535
【塵點劫】1․指三千塵點劫, 卽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爲墨, 每經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點, 墨完了, 而所經過的世界又全部碎爲微塵, 再以每一微塵當作一劫來計算, 這是表顯大通智勝佛出世迄今非常久遠的比喩. 2․指五百塵點劫, 卽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大千世界爲微塵, 每經過一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國便下一微塵, 微塵盡了, 而所經過的世界又全碎爲微塵, 再以每一微塵當作一劫來計算, 這是表顯釋迦如來成佛迄今非常久遠的比喩. →4900
【眞際】眞實的邊際, 也就是至極的意思. →3537
【眞智】又名聖智, 卽明白眞如實相的智慧. →3534
【塵刹】如微塵數的世界. 刹華譯卽國土或世界. →4895
【眞諦】二諦之一, 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 卽聖智所見的眞實理性, 亦卽內證的離言法性. 聖智所見的眞實理性, 離諸虛妄, 故云眞, 其理永恒不變, 故云諦. →3531
【眞土】眞佛土的簡稱, 卽佛眞身所居住的法性土. →3523
【眞解脫】眞正的解脫, 卽佛的涅槃. →3569
【盡虛空界】盡十方虛空以爲界, 虛空無界, 故無窮盡. →5007
【盡形壽】盡我們這一世的身形和壽命. →5005
【瞋火】怒火. →159
【眞化二身】眞身和化身. 見二身條. →3571
【質多】又作質多耶, 或質帝, 華譯爲心, 卽慮知的心. →5221
【質多耶】見質多條. →5223
【質帝】見質多條. →5222
【執】執著而不捨的意思. →3696
【執見】堅持自己荒謬的見解. →3698
【執著】堅持或固執的意思. →3699
【執持】堅持不變. →3697
【澄觀】人名, 居五台山淸涼寺, 唐德宗誕辰, 講經內殿, 以妙法淸涼帝心, 賜號淸涼法師, 爲華嚴宗之第四祖. →5237
【遮戒】二種戒之一. 見二種戒條. →230
【遮那】又作舍那, 毘盧遮那的簡稱. 顯敎用舍字, 密敎用遮字. →234
【遮那敎主】毘盧遮那如來是眞言兩部的敎主. →235
【差別】同類相殊叫做差, 異類相殊叫做別. →3462
【遮性】遮戒與性戒. 見二種戒條. →231
【遮惡】遮止作惡. →232
【此岸】涅槃叫做彼岸, 生死卽是此岸. →1870
【次第三觀】修天台空假中三觀, 先從假入空, 次從空入假, 後乃雙離空假, 入中道第一義觀, 名次第三觀. →2094
【次第緣】又名等無間緣. 見四緣條. →2093
【遮罪】觸犯遮戒之罪. 戒有性戒和遮戒二種, 殺盜淫妄是性戒, 飮酒等禁戒是遮戒. 觸犯性戒之罪重, 觸犯遮戒之罪輕. →233
【讚佛】讚嘆佛的功德相好. →5866
【羼底】華譯爲忍辱. →5740
【羼提】華譯爲忍辱, 六度之一. →5741
【羼提波羅蜜】忍辱波羅蜜, 六波羅蜜之一. →5742
【讚嘆門】淨土宗五念門之一. 見五念門條. →5867
【刹那】華譯一念, 指極短的時間. 經上說, 一彈指之間, 卽已含有六十個刹那了. →711
【刹那無常】謂在一刹那之短促時間中, 就已具有生住異滅的四相, 變化無常. →714
【刹那三世】一刹那之間就已含有三世, 卽現在的一刹那叫做現在, 前刹那叫做過去, 後刹那叫做未來. →713
【刹那生滅】一刹那之間就有生滅的意思. →712
【刹帝利】印度四姓階級之第二, 華譯田主, 或王種. →715
【懺】梵語懺摩的簡稱, 是悔過的意思. →669
【慚】心所名, 卽自己反省, 羞恥自己罪過的精神作用. →961
【慚愧】慚與愧. 慚是對自己德學淺陋, 常懷慚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惡受人譏評, 生愧心而止惡. →962
【懺摩】簡稱懺, 是悔過的意思. 見懺悔條. →672
【懺法】拜懺的儀制, 有慈悲懺法․水懺法․觀音懺法․阿彌陀懺法․圓通懺法․法華懺法․方等懺法․金光明懺法․吉祥懺法等等. →670
【懺儀】懺法的儀式. 有法華懺法․方等懺法․觀音懺法․彌陀懺法等之別. →671
【懺悔】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 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 →673
【懺悔功德】天台所立五悔之一. →674
【天】光明之義, 自然之義, 淸淨之義, 自在之義, 最勝之義, 是享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的所在, 總名爲天趣. 六趣之一. →1462
【天堂】天上的宮殿. 凡所處的地方, 能有隨心享樂的環境, 皆可比喩爲天堂. →1464
【天道】又名天趣, 爲六道之一. 天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諸天, 因其依處在諸趣之上, 故名爲天, 身有光明, 故名爲天, 果報最勝, 故名爲天. →1467
【天龍】諸天與龍, 爲八部衆中之二衆. →1477
【天龍八部】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1478
【天魔】天子魔的簡稱, 卽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 他有無數眷屬, 時常障礙佛道. →1473
【天魔外道】天魔與外道, 二者皆喜歡爲害佛道. 梵網經說 : 「天魔外道, 相視如父母.」→1474
【千輻輪】一個輪盤, 叫做一輻, 千輻輪, 就是一千個輪盤, 爲佛三十二相之一. →1046
【天乘】五乘之一, 是乘十善以生天上的意思. →1463
【喘息】禪定時, 呼出吸進的氣很粗. →4515
【天眼】天上人的眼, 能夠看得很遠, 爲五眼之一. 天眼有兩種, 一種是從福報得來, 如天人;一種則是從苦修得來, 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是. →1469
【天眼力】佛所得十力之一, 也就是佛所得的天眼, 因佛的天眼無能壞和無能勝, 所以叫做力. →1470
【天眼明】阿羅漢所得三明之一, 比天眼通更加厲害, 天眼通凡人聖人都能得到, 但天眼明非聖者不能得. →1471
【天眼通】六通之一, 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 有了天眼通的人, 不論遠近內外晝夜, 都能得見. →1472
【天人】1․天上的人. 2․天道與人道. →1475
【天人師】如來十號之一, 六趣中的天與人無不以佛爲敎師, 故稱天人師. →1476
【闡提】一闡提迦的簡稱, 是極難成佛的意思, 有二種 : 一․不信因果, 造五逆十惡, 斷諸善根, 墜入阿鼻地獄的人, 此種人極難成佛, 名斷善闡提;二․大悲菩薩, 發一切衆生成佛, 然後成佛之願, 因衆生至多, 時間至久, 故此種菩薩, 亦極難成佛, 名大悲闡提. 通常所指的一闡提人, 多數是指斷善闡提. →5720
【天尊】佛的別名. →1466
【天竺】國名, 卽今之印度. →1465
【天趣】六趣之一. 與天道同. →1468
【天台】中國浙江省的山名, 隋智者大師居於此山開一宗, 後世因名其宗爲天台宗, 簡稱天台或台宗. →1479
【天台大師】隋智顗大師, 因居於天台上與後入寂於天台山, 故稱爲天台大師. →1483
【天台三敎】1․頓敎․漸敎․不定敎. 2․漸敎․頓敎․圓敎. 3․三藏敎․通敎․別敎. →1482
【天台宗】隋智者大師所立, 因居天台上, 故卽以山名其宗, 此宗以法華經․涅槃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等爲主, 明一心三觀的妙理. →1480
【天台八敎】天台宗所立的化儀四敎與化法四敎, 合稱爲八敎. →1481
【鐵剌林地獄】犯邪淫的人所墮落的地獄. →762
【鐵輪王】四輪王之一. 見四輪王條. →758
【鐵鉢】鉢是出家人乞食時所使用的器物, 用鐵製成的鉢叫做鐵鉢, 若用瓦或石製成的鉢, 則叫做瓦鉢或石鉢. →757
【鐵樹】(喩)無開花結果的希望. →756
【鐵圍結集】傳說彌勒菩薩等率領阿難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的經典. →760
【鐵圍山】圍繞鹹海而劃分一小世界的鐵山. →759
【鐵丸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之一, 此地獄有熱鐵丸, 獄卒驅使罪人用手攝之, 手足全部爛壞, 故名. →761
【聽敎】在佛所說的三藏中, 只有律藏有制聽二敎, 依理而制的法叫做制敎, 隨緣計情而聽許的法叫做聽敎. 如四重禁是制敎, 如十二頭陀法是聽敎. 又三衣是制敎, 三衣以外的餘衣是聽敎. →5804
【靑鬼】靑色的鬼, 在地獄中呵責罪人. →092
【淸涼國師】華嚴宗第四祖澄觀, 居五台山淸涼寺, 唐德宗誕辰, 講經內殿, 以妙法淸涼帝心, 賜號爲淸涼國師. →921
【淸涼三昧】斷除一切憎恨與恩愛的念頭以使身心淸涼的三昧. →920
【淸涼地】(喩)涅槃的境界, 因涅槃的境界沒有熱惱. →919
【靑蓮】梵語優鉢羅, 卽靑色的蓮花, 其葉修廣, 靑白分明, 好像人的眼睛, 所以拿來譬喩佛的眼睛. →093
【靑蓮華】見靑蓮條. →094
【淸信女】受三歸五戒並具有淸淨信心的女子, 梵語叫做優婆夷. →918
【淸信士】受三歸五戒並具有淸淨信心的男子, 梵語叫做優婆塞. →917
【聽衣】見二衣條. →5803
【淸齋】淸淨的持齋. →904
【淸淨】1․離惡行的過失, 斷煩惱的垢染, 叫做淸淨, 這是障盡解脫的離垢淸淨. 2․指超諸善惡無對待的淸淨, 這是性淨解脫的自性淸淨. →905
【淸淨覺相】正覺的眞相. 正覺的理體諸染汚, 故云淸淨. →913
【淸淨覺海】(喩)淸淨的本覺, 深廣如海. →914
【淸淨法界】佛所證得的眞如境界. →911
【淸淨法眼】淸淨的法眼. 法眼是五眼之一. →912
【淸淨施】布施時心無分別, 平等而施. →910
【淸淨識】第九菴摩羅識. →908
【淸淨心】1․無疑的信心. 2․無垢的淨心. 3․不雜煩惱的心. →907
【淸淨業處】憑著純善的業因所生之處, 亦卽淨妙的佛土. →916
【淸淨涅槃】二涅槃或三涅槃之一. →915
【淸淨智】無漏智. →909
【淸淨土】依淨業所感得的淸淨國土. →906
【體】一切事物的本體, 與界․性等同義. →5821
【諦】眞實不虛妄的道理的意思, 如俗事虛妄的道理, 叫做俗諦, 涅槃寂靜的道理叫做眞諦. →5292
【體空】諸法因緣和合而有, 當體卽空. →5826
【體空觀】徹見體空的觀法. →5828
【體空敎】闡明體空的敎門, 如方等部般若部及涅槃經等是. →5827
【體大】起信論所說三大之一. 見三大條. →5822
【體滅】有爲法的事物, 由緣而生, 刹那刹那, 其體衰滅, 叫做體滅. 但此體滅並非斷滅, 而會待緣再生, 故體滅是指當體滅而已. →5825
【剃髮】剃掉鬚髮, 是佛弟子出家之相, 也是表明去除憍慢和跟外道的出家有別. →150
【體相】體與相. 實質爲體;差別爲相. →5829
【體相用】卽起信論所說之三大. 見三大條. →5830
【諦善巧】十善巧之一. →5293
【體性】體是本體, 性是本性. 體與性, 同體而異名. →5824
【體用】眞如法身爲體, 現象應身爲用, 體用就是由眞如法身之體所生起的種種應化衆生的妙用. →5823
【諦察法忍】三忍之一. →5294
【初果】指聲聞乘四果中的第一預流果. 見四果條. →2280
【初果向】卽預流向. 見四向條. →2281
【初能變】唯識宗說萬法唯識所變, 其能變識有三種, 以第八阿賴耶識爲初能變, 末那識爲第二能變, 前六識爲第三能變. →2288
【初頓華嚴】華嚴敎是佛最初成道時所說的頓敎. →2290
【初發心】初發求取菩提的心. →2286
【初禪】1․初禪定. 2․初禪天. 楞嚴經說 : 「淸淨心中, 諸漏不動, 名爲初禪.」→2282
【初禪梵天】色界之諸天, 悉離淫欲而得淸淨, 故名梵天. 梵卽淸淨的意思. →2285
【初禪定】四禪定中之第一禪名. →2284
【初禪天】四禪天中之第一天名. →2283
【初時敎】法相宗所立三敎之一. 見三時敎條. →2287
【初心】初發心學佛. →2276
【超越斷】與超越證同. →485
【超越證】二證之一. 見二證條. →484
【初位】最初的階位. →2279
【招提】四方的意思, 如四方之僧爲招提僧, 四方僧之施物爲招提僧物, 四方僧的住處爲招提住處. 魏太武造寺, 以招提名之, 由是招提便成爲寺院的別名. →2753
【初住】菩薩乘五十二位中十住的第一住. 見十住條. →2278
【初地】菩薩乘五十二位中十地的第一地名. 見十地條. →2277
【初刹那識】一切有情在最初的一刹那, 只有第八識. →2289
【初歡喜地】菩薩十地之第一地. 與歡喜地同. →2291
【觸】感觸. →5702
【觸食】四食之一. →5703
【觸欲】五欲之一. →5704
【觸塵】六塵之一. →5705
【塚間坐】比丘在塚間坐臥, 爲十二頭陀行之一. →4578
【總觀想】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一. →463
【叢林】大寺院. →515
【總別】1․總釋和別釋. 2․總相和別相. 3․總業和別業. →460
【總報業】招感總報的業因. →462
【總相】一切有爲法都有總別的二種相, 如無常無我, 通於一切, 叫做總相, 如地有堅相水有濕相, 叫做別相. →466
【總相戒】如三聚戒與十善戒等叫做總相戒, 如二百五十戒與十戒等則叫做別相戒. →467
【總相念處】小乘行人修四念處時, 每作一觀, 卽倂作其餘三觀, 如觀身不淨時, 倂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是. →469
【總相三寶】佛法僧三寶都在一個會上現相, 不是在幾處分開現相, 叫做總相三寶. →468
【總願】諸佛有總願和別願二種, 如四弘誓願是總願, 如藥師十二願和彌陀四十八願是別願. →461
【總持】總一切法和持一切義的意思, 是梵語陀羅尼的譯義. →464
【總持門】總持的法門, 亦卽密敎的法門. →465
【最上大悉地】佛果. →4206
【最上乘】至高無上的敎法, 卽圓頓敎, 亦卽一佛乘. →4205
【最正覺】至高無上的正覺, 亦卽契合於眞理的智慧, 義與無上正等正覺同. →4207
【最後身】在生死界中最後一次的身體. →4209
【最後身菩薩】又名最後身․最後有․後身菩薩, 卽在生死中最後一次受生的菩薩. →4210
【最後心】又名最後念, 卽灰身滅智將入無餘涅槃時最後一刹那的心. →4208
【最後品無明】最細微的無明. 最初的無明叫做無始無明․根本無明․或元品無朋, 最後的無明卽叫做最後品無明. →4211
【鶖鷺子】舍利弗的譯名. →5722
【追福】爲死人做功德, 追薦祈福. →3644
【麤惡語】十惡業之一, 卽惡口, 亦卽粗話罵人. →5869
【麤人】修小乘的人叫做麤人, 修大乘的人則叫做細人. →5868
【追薦】與追福同義. →3645
【竺法蘭】中印度人, 與迦葉摩騰, 同來中國, 宏揚佛法. →3114
【畜生】受人馴養的禽獸. →510
【畜生界】十界之一. 見十界條. →513
【畜生道】六道之一. 見六道條. →514
【畜生食時】四食時之一. 見四食時條. →516
【畜生有】七有之一. 見七有條. →512
【畜生因】投生於畜生道的原因, 卽犯戒私竊․負債不還․殺生․不喜聽受經法․常以因緣艱難齋會等. →511
【畜生趣】六趣之一. 見六趣條. →515
【出家】出離煩惱之家, 亦卽出離在家的生活, 去修沙門的淨行. →545
【出家四願】釋迦佛初欲出家時發了四個誓願, 卽願濟衆生困厄․願除衆生惑障․願斷衆生邪見․願度衆生苦輪. →547
【出家二戒】出家人所應受持的二種戒, 卽十戒與具足戒. →546
【出期】出離生死苦惱的日期. →529
【出離】出離生死而證涅槃. →530
【出世】1․諸佛爲救濟衆生而出現於世. 2․跳出世間不再受生死. →534
【出世間】一切生死之法爲世間, 不生不滅之涅槃爲出世間, 如苦集二諦是世間, 滅道二諦是出世間. →538
【出世間道】與出世間法同. →540
【出世間法】又名出世間道, 卽是出離有爲迷界的道法. →539
【出世間上上禪】於一法中, 圓觀空假中三諦, 卽空卽假卽中, 非一非異, 是名出世間上上禪. →542
【出世間禪】修次第三觀, 先從假入空, 次從空入假, 後乃雙離空假, 入中道第一義觀, 是名出世間禪. →541
【出世果】出離世間的果報, 亦卽不生不滅的涅槃. →537
【出世大事】佛出現於世的大事因緣. →543
【出世法】出離世間之法, 亦卽斷惑證眞或帶業往生. →535
【出世本懷】釋迦如來出現於世的本意. →544
【出世心】出離世間的心, 亦卽無煩惱的無漏心. →536
【出息】呼出的氣息. →533
【出要】出離生死的要道. →532
【出纏眞如】二眞如之一. 見二眞如條. →548
【出慧】出離生死的智慧. →531
【取】對所愛的境界執取追求. →2728
【趣】趣向的意思, 衆生受報, 皆由因趣果, 故六道又名六趣. →5224
【取結】取與結, 都是煩惱的別名. →2731
【鷲頭山】靈鷲山. →5833
【鷲峰】靈鷲山的別名. →5832
【鷲山】又名靈鷲山, 因此山的山頭似鷲, 故名. →5831
【取著】對所愛的境界, 執取貪著, 不能捨離. →2730
【趣寂】謂二乘人趣向於寂滅的涅槃. →5225
【取支】十二支之一. →2729
【痴】又名無明, 不明白事理的意思, 爲三毒之一. →4692
【痴毒】三毒之一. 見三毒條. →4696
【痴慢】愚痴和我慢. →4698
【痴使】愚痴的煩惱. 使就是煩惱的別名. →4694
【痴禪】與痴定同. →4699
【緇素】緇是紫黑色, 素是白色, 僧著紫黑衣, 俗人多著白衣, 故號僧俗爲緇素. →5041
【痴闇】無明的闇味. →4700
【痴愛】愚痴和貪愛. 愚痴爲父, 貪愛爲母, 和合而生出一切的煩惱惡業. →4697
【痴定】沒有智慧的禪定. →4695
【痴取】愚痴的煩惱. 取就是煩惱的別名. →4693
【親緣】淨土門所立三緣之一. 見三緣條. →5290
【七加行】七方便的別名. →290
【七覺分】又名七菩提分․七覺支․七等覺支, 爲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 一․擇法菩提分, 卽以智慧簡擇法的眞僞. 二․精進菩提分, 卽以勇猛心, 力行正法. 三․喜菩提分, 卽心得善法, 而生歡喜. 四․輕安菩提分, 卽除去身心粗重煩惱, 而得輕快安樂. 五․念菩提分, 卽時刻觀念正法, 而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 卽心唯一境, 而不散亂. 七․捨菩提分, 卽捨離一切虛妄的法, 而力行正法. →291
【七見二疑二無明】卽十一遍使. 見十一遍使條. →311
【七垢】七種的煩惱, 垢就是煩惱的別名. 一․欲垢, 卽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 二․見垢, 卽對自己的功德生執著分別的見解. 三․疑垢, 卽對於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 四․慢垢, 卽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別人校量而生出輕慢他人的心. 五․憍垢, 卽對自己的功德生起貢高欣喜的心. 六․隨眠垢, 卽自己的功德爲他人所蓋覆而生煩惱. 七․慳垢, 卽對自己的功德生起慳惜的心. →272
【七金山】在須彌山之外有七重金山, 卽雙持山․持軸山․擔木山․善見山․馬耳山․障礙山․持地山. →288
【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 地水火風是四大, 空卽虛空的本性, 見卽眼根的見性, 識卽八識. 因爲以上七大周遍於法界, 所以叫做大. →268
【七等覺支】見七覺分條. →308
【七方便】卽小乘的三賢四善根. 三賢是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 四善根是暖․頂․忍․世第一法. →289
【七法不可避】生不可避․老不可避․病不可避․死不可避․罪不可避․福不可避․因緣不可避. →304
【七法財】七種出世的法財, 卽信財․進財․戒財․慚愧財․聞財․捨財․定慧財. →303
【七寶】諸經所說的略有不同, 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 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眞珠․玫瑰. 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283
【七寶獄】一個疑惑佛智但憑自身善行而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邊埵懈慢界的人, 他於五百歲間不能見三寶和獲得法樂, 這情形好像一個人被關在由七寶所成的牢獄裡一樣, 所以稱爲七寶獄. →284
【七菩提分】見七覺分條. →307
【七佛】指過去的七佛, 卽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281
【七佛八菩薩】七佛八菩薩神咒經所說, 七佛是維衛佛․式佛․隨棄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八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大勢至菩薩․後大勢至菩薩․堅勇菩薩. →282
【七使】七種的煩惱, 使就是煩惱的別名. 一․欲愛, 卽五欲的貪愛. 二․恚, 卽瞋恚無忍. 三․有愛, 卽色無色愛. 四․慢, 卽貢高我慢. 五․無明, 卽不明事理. 六․見, 卽各種邪見. 七․疑, 卽懷疑正法. →271
【七常住果】謂常住之法有七種, 卽菩提․涅槃․眞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 →306
【七葉巖】地名, 在王舍城側的靈鷲山上, 因有七葉樹生於巖窟之上, 故名七葉巖, 是第一次五百大阿羅漢結集經典的地方. →297
【七聖覺】七覺分. 見七覺分條. →299
【七聖財】七種已經見道的聖人所得到的功德法財. 諸經所說的略有不同, 寶積經說 : 「云何聖財?謂信․戒․聞․慚․愧․捨․慧. 如是等德法, 是謂七聖財. 彼諸衆生不護此故, 名極貧窮.」法句經說 : 「信財戒財, 慚愧亦財, 聞財施財, 慧爲七財.」報恩經說 : 「七聖財爲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298
【七識】見末那識條. →275
【七十五法】小乘俱舍宗對宇宙萬有, 立五位七十五法, 以總括之. 五位者 : 一․色法, 有十一, 卽吾人依正二報所具的種種色質, 內五根外五塵皆是. 二․心法, 有一, 卽六識的作用. 三․心所有法, 簡稱心所法, 有四十六, 係屬於心王者. 四․不相應行法, 有十四, 謂不如色法之有形, 亦非如心王心所之無形, 與此三法皆不相應, 非心非物, 乃宇宙萬有變化的幻象. 五․無爲法, 有三, 謂無生滅變化之可得, 而寂然常住之法, 以上共七十五. 請參見附表. →309
【七逆】七種大逆不道的行爲, 卽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尙․殺阿闍梨․破羯摩僧及轉法輪僧․殺聖人(小乘是阿羅漢, 大乘是地上菩薩). →273
【七有】地獄有․畜生有․餓鬼有․天有․人有․業有․中有. →269
【七轉識】八識中的第七末那識和其他六識, 那是依第八根本識轉變而生起, 所以七識稱爲七轉識. →301
【七宗】律宗․法相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眞言宗․禪宗. →270
【七種無上】佛所特有的七種無上, 卽一․身無上,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二․道無上, 佛以慈悲的道法去利樂一切衆生;三․見無上, 佛以正戒正見正命等成就其身;四․智無上, 佛具有四無礙智;五․神力無上, 佛的神通力不可思議;六․斷障無上, 佛已經斷盡了惑業苦之三障;七․住無上, 佛住於偉大的寂滅涅槃境界. →295
【七種辯】菩薩所特有的七種辯才, 卽捷疾辯․利辯․不盡辨․不可斷辯․隨應辯․義辯․一切世間最上辯. →293
【七種語】佛所說的七種語, 卽一․因語, 於現在因中說未來之果;二․果語, 於現在果中說過去之因;三․因果語, 對著一件事旣說因又說果;四․喩語, 卽作種種的譬喩;五․不應說語;六․世流布語;七․如意語. →292
【七種懺悔心】人們在作懺悔時所應具有的七種心情, 卽大慚愧心․恐怖心․厭離心․發菩提心․冤親平等心․念佛報恩心․觀罪性空. →296
【七種布施】一․施客人, 卽羈旅他鄕的人;二․施行人, 卽欲遠行的人;三․施病人, 卽身體有病的人;四․施侍者, 卽侍奉病人的人;五․施園林, 卽以園林施給寺廟;六․施常食, 卽布施錢財或田園給十方僧供常食;七․隨時施, 卽不論何時何地隨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294
【七衆】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 前五衆是出家衆, 後二衆是在家衆. →277
【七重金山】指環繞須彌山的七重金山, 其名是雙持․持軸․擔木․善見․馬耳․障礙․持地, 此七金山多爲聖賢神鬼所住. →305
【七證師】受具足戒時的七位證明師. →302
【七支】十惡中的前七惡叫做七支, 卽身三(殺生․偸盜․邪淫)與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的惡業. →279
【七支戒】戒止身三口四的七支作業. →280
【七遮罪】七種的遮罪, 卽在五逆罪之外, 加上殺和尙和殺阿闍梨. 因凡是犯了此七逆罪之一的人, 便禁止他受菩薩戒, 所以叫做遮罪. →300
【七聚】律學的七項罪名, 卽一․波羅夷, 是棄(於佛法之外)罪, 是斷頭罪, 是不可救藥罪. 二․僧殘, 是僧團淨法中的殘傷者, 惟其雖殘而尙有懺除救藥的餘地. 三․偸蘭遮, 譯作大障善道․大罪․麤惡․麤過等, 或稱爲濁重犯, 主要是由於波羅夷及僧殘罪的未遂罪中産生, 但是也有獨立産生的. 四․波逸提, 譯作捨墮, 這是由於取了蓄了不應當蓄的東西, 忘了帶上不應不帶的東西, 首先將那東西捨給僧中, 然後再以懺波逸提罪的方法懺罪. 五․提舍尼, 意思是向彼悔, 比丘共有四條特定的戒, 犯了以後, 須立卽面對(彼)一人宣說悔過, 所以又稱爲悔過法. 六․惡作, 指身業的惡作, 是擧止上的小過小失. 七․惡說, 指口業的惡說, 是言語上的小過小失. →276
【七趣】地獄趣․餓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羅趣. 趣是趣向的意思. →278
【七七齋】人死之後七七四十九日, 由於業緣的安排將去投胎, 此時若其親屬爲之修福, 則可以轉劣爲勝而投生於善處. →287
【七陀羅尼】七種的陀羅尼, 卽尊勝陀羅尼․寶篋印陀羅尼․大悲陀羅尼․光明眞言陀羅尼․隨求陀羅尼․衆陀羅尼․十甘露陀羅尼. →310
【七賢】1․指小乘的七賢, 又名七方便位, 或七加行位, 都是聲聞乘人在見道以前的修行位, 其位是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輭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 前三是三賢位, 後四是四善根. 2․指大乘的七賢. 仁王經天台疏上日 : 「一初發心人, 二有相行人, 三無相行人, 四方便行人, 五習種性人, 六性種性人, 七道種性人, 俱在地前調心順道, 名爲七賢.」→285
【七賢七聖】小乘俱舍宗所立的賢位與聖位. 七賢見七賢條. 七聖又名七士夫, 或七大夫, 或七聖人. 俱舍論說 : 「學無學位有七聖者, 一切聖者皆此中攝. 一隨信行, 二隨法行, 三信解, 四見至, 五身證, 六慧解脫, 七俱解脫.」→286
【七華】(喩)七覺支. →274
【稱念】稱名念佛. →5028
【稱名】稱念佛的名號. →5029
【稱名雜行】見五雜行條. →5031
【稱名正行】見五正行條. →5030
'<♣ 학술자료 ♣> > <사전모음> ▶ 불교학 * 한자 * 기타'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 http://thesaurus.itkc.or.kr/ - 고전용어 시소러스 ◑ (0) | 2009.09.18 |
---|---|
★ 한국역대왕 대조표★.htm * xls 파일 (0) | 2009.08.25 |
한국역대왕조표. (0) | 2009.08.25 |
佛學常見詞彙 (ㅋ~ㅎ).hwp (0) | 2009.08.08 |
佛學常見詞彙 (ㅇ).hwp (0) | 2009.08.08 |
佛學常見詞彙 (ㅂ~ㅅ).hwp (0) | 2009.08.08 |
佛學常見詞彙 (ㄷ~ㅁ).hwp (0) | 2009.08.08 |
佛學常見詞彙 (ㄱ~ㄴ).hwp (0) | 2009.08.08 |